许多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担心,如果填了“不服从”,很可能被“退档”,那么,一下子就会被降到下一个批次录取了。实际上,这说明还没有理解平行志愿改革的实质,还没有吃透分数优先的基本原则。 只要A、B、、D四所院校之间已经保持了合理的级差,就绝不可能发生A志愿录取不了,马上就退档到下一批次的情况,否则,就没有必要再设置下面的B、C、D三个志愿了。而后者恰恰就是在A志愿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另外提供给你的三次选择机会。更何况,在招生实际操作过程中,A、B、C、D四所院校不可能同时进场录取,挤在一起哄抢考生。无论在哪个省份不同分数层次的学校网上录取的时间段都是错开的,对于任何一所院校来说,考生的分数不够则不可能进档,根本就不存在退档的问题。 所谓“投档分数线”,指院校正式录取前的调档分数线。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所以,目前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 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近年来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