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很少做范画,大多数时间让学生自己临摹,这种教学方法真的好吗?

个人觉得范画有必要做的,但一般来说对于做范画的老师有一定的水平要求。现场的写生动笔能力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示范的目的是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绘画的一个大概步骤,当然每个人的技法步骤都是不同的,很多大师甚至是局部推着画,所以老师更多是以适合艺考为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范画,而最好不要多的带有自己主观的风格特点。这里并不是说独特的风格不好,往往很多风格很有艺术性,不像艺考的模式化,但是为了考学,要找最适合考生的模式。

如果是职业画家的进修培训,老师的能力都很强,例如我曾在中国油画院院研修油画,很多优秀的老师都会做范画或者一起写生。例如杨飞云老师,朱春林老师,于小冬老师,黄胜贤老师,张晓鹏老师等。他们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在看他们绘画的过程,对职业画家的帮助是很大的,可以直观的了解某些自己不足的问题并加以改善。但是油画院有一句话,就是要和大师学习。所以除了看高手的现场绘画之外,看大师的高清作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所以,如果是艺考生,画室老师的示范主要是针对艺考的步骤。

如果是职业画家的进修,除了看老师的示范外,更多应该像大师学习。

希望能对大家的艺术学习有帮助。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个人拙见,在高考美术教学中,老师还是有必要做范画的

但是老师不可能经常做范画,因为有太多的学生要指导,天天花时间做范画就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

老师一个月做一次范画示范就行,看老师做范画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记得自己高考集训时,遇见了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他虽然也不怎么做范画,但是他经常帮学生改画,老师是央美毕业的,所以绘画功底很扎实深厚,看他帮学生改画,也能学到许多技法

虽然他没怎么给学生画范画,但是看他改画,就已经展现了他扎实深厚的绘画功底,每个学生都很佩服他的画功

由于集训是在十年前,都是画室请模特让我们画,记得有同学说,他朋友所在的另一个画室,每天都是临摹绘画,从来没有写生过,可想而知那个画室的的老师是不是半罐水

老师做范画,对学生是好处多多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看老师做范画能学到学到技法,比如

1特别对于连作画步骤都不熟悉的初学者来说,看老师做范画就能一目了然作画的科学步骤

2对于已经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而言,看老师做范画,也能学到更深入的刻画能力

3对于学生自己而言,不一定自己动手不停地画画才能提升画功,看老师作画,也不知不觉提升了画功

4现在也不乏一些学生,觉得老师不作范画是水平不到位,所以质疑老师的水平,尽管不会当面挑衅老师,但是私底下会不断议论

所以老师作范画,也可以震一些学生的质疑,打消学生的质疑

如果老师一直不做范画,肯定也有画功不扎实的因素,也许众目睽睽之下作范画难免有些紧张,影响正常的发挥,如果万一发挥不正常,肯定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和榜样

但是一个画功扎实的老师,在众多学生面前已经做过无数次范画,身经百战了,所以做范画是不会紧张的,更不会有压力,因为已经习以为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画画了

画功扎实的老师也经常外出写生,大庭广众之下被路人观看,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不会紧张

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方面的问题,欢迎私信

欢迎粉丝们,头条朋友们留言讨论

有人认为绘画也是一种享受,你有什么看法?

之所以有人认为绘画是一种享受,那是因为他没有亲自拿起画笔去体验一下绘画的真正感受,所谓“旁观者清”,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认为别人做的事情很轻松很享受,就好比“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绘画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画作都很有意境感了,

绘画并不是件享受的事,初次学习绘画的人,看着那复杂的素描线条就眼花缭乱,拿根画笔就好像在“举重”一样费劲,对于色彩的种类属性更是毫无敏感度,就像迷失在色彩的“森林”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才勉强有些顺手,最多也只是画个“形象”,却没有“神韵”,

或许让人看起来绘画是一种享受的应该是画家作画了,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早已经“得心应手”了,可事实上真的很享受吗?如果绘画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画家都是大师了,既然很享受,那么就领悟了绘画艺术的精髓真谛了,可现实并非如此,

正因为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要想在创作上有所造诣,就必定消耗精力和时间,西方艺术大师安格尔进入画室之后就十天半个月不出来,安格尔不是在画室里享受绘画过程,而是在冥思苦想“新古典主义”艺术的风格,这过程有多辛苦也只有安格尔自己才知道,

与其说绘画是一种享受,倒不如说欣赏画作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让人们看了视觉上很享受的人体油画,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却是非常的累,因为人体结构十分复杂,人物表情很难刻画,模特要保持一个动作和表情是非常辛苦的,而画家为了准确的描绘这表情,唯有全神贯注又聚精会神,稍不留神就前功尽弃,这紧张气氛像是在享受吗?显然不是。

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就是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欣赏艺术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创作艺术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

比如我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会产生精神的愉悦和兴奋,我们看一段优美的舞蹈,会情不自禁地沉浸于其中,我们赏一幅经典的绘画,会从中产生美的感受等等。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不仅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共鸣和丰富的想像,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画中,这个过程既是个辛苦付出的过程,也是个享受的过程。正如一句流行词所说,累并快乐着。

英国十八世纪绘画艺术大师透纳一生创作了一千多幅油画,没有一幅是仓促应付草率之作,都是力求达到自己满意为止。透纳说,绘画是我最大的兴趣,也是我全部的事业。我画得很累,但我很享受。事实上,无论任何事,只要你喜欢,做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

下面这幅画是法国十九世纪唯美写实绘画大师布格罗的一幅油画《舞之韵》。画面中三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翩翩起舞,一个身体稍稍前倾,一个身体微微后仰,一个身体呈站立姿势,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气息。旁边立柱上的小男孩顽皮可爱的牵引动作相映成趣,更使画面生动活泼,美妙和谐。我觉得人们在欣赏这幅画时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也一定是一种享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