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蜜儿·克劳岱尔, 20世纪最天才又最悲情的女性艺术家,罗丹的情人。她虽出身富裕,却因为追寻艺术之路与家人决裂,死时衣不裹身;她貌美如花,却为爱放弃自尊,与老师罗丹不伦相恋,甘当小三;她灵心慧性,却因为女性身份才华不被重视,在神志不清的状况下亲手砸碎了自己大部分作品。
下图左为卡蜜儿·克劳岱尔本人,右图为法国国宝级美女伊莎贝尔阿佳妮在《罗丹的情人》中剧照,两为美貌又有才华的女性神似形也似。
卡蜜尔1864年出生于法国 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来自牧师家庭。卡蜜儿在自家的农场上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且在幼年时期就在雕塑/雕刻方面显示出了过人天赋(是天才没错了)
15岁上,在卡蜜儿同龄的法国女孩都在学习针线活儿参加社交派对找金龟婿的年纪,卡蜜儿考上了巴黎前卫艺术学校 -- 克拉罗西学院,成为当年学院雕刻系招收的唯一一位女学生(当时大多数巴黎的美术学院完全拒绝招收女生)。师从著名雕塑家布歇。布歇非常欣赏卡蜜儿的才华,1884年,决心离开移居佛罗伦萨的布歇将最心爱的学生卡蜜儿托付给法国国宝、世界顶级雕刻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
就这样,双十年华的青春少女卡蜜儿与44岁壮年、功成名就的罗丹相遇了。
他爱慕她的美貌聪慧,她崇拜他的才华成熟。两人一见钟情,成为了恋人。然而,这段恋情注定不被祝福,不仅因为二者的师生关系,此时的罗丹已经有一位相伴20年的妻子箩丝,两人甚至育有一子。
在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卡蜜儿是罗丹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情人、知己、模特、助手,为罗丹的雕刻作品带来了蓬勃的灵感。两人合作,且以卡蜜儿为模特的《达那伊德》被视为现代雕塑开山之作,罗丹后期雕刻作品的巅峰。
《达那伊德》
然而,再天才的艺术家大概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罗丹越来越忌讳思想前卫又身为女性艺术家的 卡蜜儿,觉得她的存在过于“挑战传统”;同时,虽然罗丹与妻子箩丝并不再亲密,与儿子的关系也非常疏远,他也不愿意给卡蜜儿一个承诺,为卡蜜儿背上抛妻弃子的骂名。罗丹小心翼翼隐藏他与卡蜜儿的关系,两人在一起整整14年,甚至都没有在一起居住生活,所有的交集都仅仅发生在工作室里。
1889年,卡蜜儿为罗丹堕胎。在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下,卡蜜儿离开了罗丹。然而,在当年男权至上的艺术圈,女性艺术家存活步步为艰。卡蜜儿只好继续求助于罗丹,接受罗丹的经济资助。直到1899年,卡蜜儿创作的《成熟年代》惹恼了罗丹。
《成熟年代》
《成熟年代》上三个人物:代表青春的年轻女性拉着男性的手,仿佛在祈求他不要离开,男性被一位面目可憎的老妇(代表死亡和老年)拉着,走向未知的远方。
罗丹认为这幅作品是将他、拉蜜尔、萝丝,这段不能说的三角关系公之于众,所以 雕塑一经展出,罗丹就极其愤怒地切断了跟卡蜜尔的所有往来,并给美术馆施压,要求他们撤下作品。
在罗丹的打压下,卡蜜儿失去了财务支持、工作机会,背负小三骂名被世人指点,家人与她断绝了往来。卡蜜儿崩溃了。她被诊断罹患精神分裂,每日活在被罗丹迫害、剽窃作品、谋杀的恐惧中。
终于在1905年,年仅40岁的卡蜜儿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并在那里孤独终老。在精神病院的30多年里,罗丹从来没来探望过他,只有卡蜜儿的弟弟保罗(也是法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人、外交官)来探望过她6次。
1943年,卡蜜儿去世,身上连一件像样衣服也没有。
荣耀会迟到,但不回缺席。2017年,法国在美丽的塞纳河畔建立“卡蜜儿·克劳岱尔”美术馆,巴黎的“罗丹美术馆”也特意开辟出一间展厅放置卡蜜儿的作品,肯定了卡蜜儿对于罗丹作品的贡献。
卡蜜尔,终于得到她应有的荣誉。
愿所有有才华的女孩,都被温柔以待。
答:艺术家这个名词,是中国文化领域中,对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做岀较大贡献的人,才能称之为艺术家。
而艺术家产生的文化领域是很广范的,例如:戏曲表演艺术家,相声小品表演艺术家,影视表演艺术家,唱歌表演艺术家,词作曲艺术家等等。
如果一提到女性艺术,我会想到郭兰英和田华,这两位女性艺术家,对我的认象最深刻。
郭兰英,我是听着他的歌曲长大的,比喻:《南泥湾》和《我的祖国》等等,许多歌曲唱的非常好,家喻户晓。
田华,是老电影表演艺术家,一生演过许多电影,演技是一流的,很到位,《秘密图纸》,《白毛女》等等许多电影,我很喜欢看她演的电影。
(原创于202O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