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剧如其名,讲述的是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中国红船革命之间近十年的历史,短短十年,唤起了中国这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12篇),欢迎阅读与参考。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1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德国在欧洲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人被迫*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国内政局混乱,人民痛苦不堪。内忧外患,再次将中国抛入风雨飘摇之中。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下令同意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21条,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日本在中国南满和蒙古东部享有特殊权利,日本获得在中国多条铁路建筑权等等。北洋政府的行为遭到全国民众强烈反对,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广州、武汉、青岛等等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上海码头工人举行大**,宣布**日货。汉口、镇江、汉阳、长沙等地的工人相继举行了各种*活动,拒不承认21条,誓雪国耻,表现出坚定的反对立场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在这个倭族趁机,逼我夏宇,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的国亡人死之际,就应该唤起民众的觉悟,振作民族的精神。如果把共和的思想灌输给民众,则必须推翻封建的思想,这便是觉醒年代的寓意。在这个年代,陈独秀、易白沙、严复、李大钊等等,这些人便是要让全国百姓思想从封建到彻底的觉醒。 “这一次我们真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敌,这个强敌不仅强在武力上,更重要的,他还强在思想上和理念上,他们不仅有工业时代所产生的先进武器,他们还有资本时代所产生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的体制,在他们面前,我们的制度落后了,我们的思想也落后了,一句话,我们的人落后了,这是我泱泱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次,所以我的结论是改造中国,首先要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提高中国人的素质,要想光复中华昔日之辉煌,首当其冲的要造就一代新人……我向各位保证,让我办十年报纸,全国思想都会为之改观!” 这句话说的是多么有理有据,发自肺腑,慷慨激昂,直指人心,在这个大多数人都看来无药可救的国家,陈独秀却没有放弃他,还找到了关键“药方”! 我们今天的一切如平安幸福,都应当感谢,感恩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平安幸福,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繁荣昌盛!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2 寒假作业七七八八的都做完了,闲着没事干,便在平板上看起了老师布置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没想到竟然收获颇丰。 《觉醒年代》里的人们竟有着那个年代的超前智慧:提倡新思想的,气冲斗牛;主张旧思想的,则巧舌如簧,会维护自己。陈独秀的思想清晰且受人欢迎。中国人只是缺一个指引方向的,骨子里都有一股冲劲。《新青年》出版后,买的人不少,不论是受苦受累的民众,还是青年学生,亦是商人,只要还没有沦陷在旧封建思想之中,拿到这本书后,眼里就会有希骥。有能力的,并且有思想觉悟的,都要跟着大干一场,一时间,当真是气冲斗牛。 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弱势之反派被攻击的体无完肤,服服帖帖,中国的’时代要来了,中国要觉醒了,要翻身,要战斗,谁也无法阻挡。在此期间,陈独秀等先驱是中国最忠诚的战士,他们一心为拯救中国的圣土,为唤醒中国人民而奋战。 现在的人其实或多或少是有些堕落的,没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直接与人民接触,只是暗地策划着如何能让自己舒适,骨子里的冲劲也没了。我认为,创造即进步,只有创造,才能拓宽进步的渠道,创造才能构建未来,预知未来,现在的中国人,已是今非昔比,之前人们想着如何进步,如何斗争,现在想着如何安排。小地方的人想着如何走出去,大地方的人想着如何在晚年全身而退,父母都在想着让儿女们能够拿到高薪……想要创造的却是少之又少。中国到现在仍然算不上发达国家,人们口中的好东西竟然都是进口的。为什么中国的商品很大程度上不能与国外的相比?源自中国人很少自己创造,国产香水只能在两元店卖,当然不是好货。中国造不出超跑,理由竟是怕赔钱。 一心想走出小地方的人却想不到小地方有多少资源未被开发,找工作的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创业……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所以,中国人应该学着自己创造,趁着还年轻,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时代进步应该如此,国民进步重在创造?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3 原来政治书上需要我们死记硬背的东西,曾经真的有一群人把它当做毕生的理想和信念去奋斗。在看《觉醒年代》前,我也知道他们很伟大,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历史书上的纸张太过单薄,写不尽他们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袁世凯为一己私欲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张勋“辫子军”进京,溥仪和一众清朝遗老妄想复辟,无知的民众争相抢夺假辫子。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先辈们在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但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即使前方的路再艰难,他们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俩就义是一个29岁,一个26岁,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他们在风雨和苦难中来,如阳光般耀眼,正如延乔路虽短,尽头却是繁华大道。 生逢乱世,即使人命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在那样国土沦丧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才更像是痴人说梦,原来,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并不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当*的想不到会有今天,而成为英雄历史的那些人,其实他们大约也是想不到的,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原来坚定的信仰是这个意思,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的出场,他从风雨中来,如阳光般耀眼,他看到了这些苦难,他记在了心中,而他也改变了这种现状。 而革命人士的爱情也令人动容,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北女师的高材生,她有文艺女青年的浪漫,也有着贤妻良母的温柔。李大钊和赵仞兰,“憨坨”和“姐”的绝美爱情,赵仞兰不识字,是个地道的村姑,但她一直义无反顾的支持他的憨坨。胡适是个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新旧文化冲击的时代,他和江东秀的婚姻多了几分戏剧性,他们后来也算恩爱白头到老。 还有人血馒头,死刑犯被杀时周围人是漠然的,人死后却有一群人冲上去,争抢着要用馒头蘸新鲜的人血。其实鲁迅先生是写过这个诗的,但当时感触并不深,直到在剧中亲眼所见才感到了惊恐与不适,如看客般冷漠的深情让人毛骨悚然。卖孩子,嫁公鸡,穷人家的孩子高烧却没钱医治,救国迫在眉睫,却找不到良策,共和国的探索艰险仍然历历在目。 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如今,太平盛世,如您所愿。先生,泱泱华夏,代代出人才,中华儿女必将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他们的精神跨越百年,仿佛又站在了我的眼前……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4 看完第六集的觉醒年代,我的感悟不可谓不多。今天,就由我为大家重点讲述我对觉醒年代第六集的感悟。 故事的开头,陈独秀在与李大钊等朋友的交谈下知道了《新青年》在北京的影响力之大,最终决定应蔡元培三顾茅庐之邀前往北大任教,并把《新青年》搬到北京。但陈独秀的任教却引来了辜鸿铭、黄侃等教授的不满,他们在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讲前就在台下对陈独秀议论纷纷,并当众进行嘲讽、贬低。在之后的教工会议上,辜教授更是拒绝为陈独秀的就职鼓掌,还刻意提问陈独秀的学历、学术专著,与陈独秀展开激烈的争论。最后,故事以蔡元培阻止两人争吵,正式开会结尾。 在这一集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就职演讲。这个演讲不长,只有短短的六分钟,但其中的内容引人深思。他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抱定宗旨”,并指出“宗旨不可以不大”,号召我们要爱惜光阴,孜孜求学,不能考试一结束就将书籍束之高阁。我们的学习自然也需要抱定宗旨,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处处敷衍了事,要为了追求学问而读书。他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是“砥砺德行”。不能被苟且、敷衍的社会风气所影响,要严谨对待和修养自己的品行,去扭转社会风气,这样国家才能强盛。这也提醒了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自己的德行培养,不与社会不良人士同流合污。达到北郊公民素养、精英品质的育人目标。第三个观点是“尊敬师友”,要坦诚相见,开诚布公,相互勉励。我们的生活中尊敬师友自然也是重要的一点,这也是我们在进入18班这新集体后一定要做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第二件事陈独秀追求思想变革的决心。他明知道自己学历不够,会成为众人攻击的重点。但他毅然走上了把新文化带进北京的这条路。正是有了他这样追求真理的决心,中国才真正迎来了“觉醒年代”。今日的我们也要学习他那种不怕困难,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咱们的新中国做出贡献。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5 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于迷雾里燃灯奔走。——题记 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特此推出《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它让我们了解到书本上没有描述出来的细节,并用生动、形象的表演形式将它们呈现在我们眼前。 期间,6年时间,国运飘摇,民不聊生,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世。面对贫穷、落后,愚昧的现实,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面对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有人迷茫,有人愤怒,有人消沉,有人奋起。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钱玄同、胡适、鲁迅等人开始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 大家都知道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由鲁迅先生著的《狂人日记》,电视剧里对鲁迅完成《狂人日记》场面的历史性再现真的把我震撼住了。 1918年,绍兴会馆,周树人趴在房间地板上奋笔疾书,满地撒的都是手稿。地上还摆着几碟茴香豆和尖辣椒。突然,他停住了,缓缓一仰,瘫卧在一片手稿上长舒一口气,脸上有悲悯,有激愤,有怅然若失,走进来的钱玄同被他吓了一跳,但周树人脸上抑制不住地笑。让他随即意识到什么,用颤抖的声音问:“成了?” 不久,《狂人日记》刊行全国,举国震动。 鲁迅曾言:“猛兽是孤独的,牛羊则结对;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但拉开一体,定能哞哞地叫。” 沉稳厚重,朴实坚毅的李大钊;激情四射,慷慨率性的陈独秀;目光高远,充满理想,性格刚正的***;冷峻孤愤,以笔为枪的鲁迅等,以及在北大红楼,一批在新思想、新文化鼓励鼓励下,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铸成了那座防御强敌的城。 青年在每次运动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正是。 青春当有梦想,以奋斗砥砺成。 看这部电视剧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的是党的过去,参与的是党的现在!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6 暑期的时候,在姥姥家度暑假,跟着姥姥姥爷看了一部使我感慨良多、思绪万千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在看这部剧之前,我无法相信,原来我生活的这个国家,曾经是那么混乱,封建。原来有一群人,他们毕生都在为救国奋斗,甚至牺牲。而我,对那个年代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学校作为课外知识的科普,寥寥几句概括了这场新文化运动。我根本不知道这场运动的那些人是谁,是怎样的人。 印象深刻的就是鲁迅出场时,目睹“人血馒头”事件。第一次看时,我震惊了,当时的中国,群众思想是多么无知,会相信如此荒谬的事!看客的冷漠,社会的封建,令我沉思,也令我相信,在当时为什么会有人说出“这国,没法救了”的言论了。 当剧中陈独秀先生的家门口被复古派贴满了辱骂性的纸张时,他的妻子高君曼一边撕着纸,一边擦拭着眼泪,却目光坚定地对他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比谁都清楚,我如果因为这两三声就闻之落泪,那我就不是你要找的高君曼!”语气中充满信任。他们的这份爱情令我感动。 最后,便是陈独秀先生送延年乔年出国时了。上一秒,这两个少年,背对阳光地踏上了去法国的邮轮。下一秒他们,脚底染着鲜血,蓬头垢面,伤痕累累,手脚上的铐镣随着一步步走动碰撞。在死亡面前,他们从未惧怕,在阴森的刑场上,他们目光坚定。陈延年,临刑前,宁死不跪被反动派乱刀砍死,年仅29岁。弟弟陈乔年,临刑前大吼道“就让我们的后辈,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部剧播出后,为了纪念他们,合肥市的延桥路牌下摆满了鲜花,直行后便通往繁华大道。 剧的后半段,先生们都陆续离开,看着每个人的平生简介,几句话概括了他们的一生。我竟然有些不舍。 我想,我见过先生们,在书中,在过去,在未来……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7 看完《觉醒年代》,感到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 《觉醒年代》一剧围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开:时局紧迫,幸而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国操劳。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一伙人创办《每周评论》,冒死毅然传播新思想;蔡元培为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三顾茅庐;巴黎和会收复山东被拒,郭心刚一夜白头作**;陈延年就义时誓死不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在如此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时代,这些有识之士,是如何凭借信念开天辟地,万死不辞的。我想,一定是他们心中不灭的信仰之光! 历史课本上的事件全景式地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才明白,课本上的一笔带过,可能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隅:整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的出场片段——他在风雨中逆着人流走来,街道上小商小贩,卖孩子,穷人要饭,富人在马车里吃面包,军阀暴力驱赶百姓…短短几秒却反映市井百态。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他日后拼搏改变的动力! 心怀坚定信念,必然会带来曙光。***的奋斗人生是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缩影,“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他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迈,“寥廓天将万里霜”是他豁达的胸襟,“战地黄花分外香”是他坚定执着、百折不挠的伟岸。正如我看到的一段话:“我们从后来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能想象的要深重得多。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在牺牲之前并不能预知未来,并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的意义,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是否能够胜利。” 我们出生于幸福美好的年代,更应感念先辈的付出,将爱国二字铭记于心。我们要心怀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努力奋斗,做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 你我少年之青春,便是中国之青春。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8 正义总是与勇敢相提并论。阳光普照大地时,便有光驱逐了黑暗。 近来观看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机,感受颇多。我思考与沉沦,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反复斗争中,在北洋政府与人民的斗争中,在激荡的战火和外来势力的压迫中,社会主义在石缝中生存,在烈火中铸造。是李大钊和陈独秀毅然决然的扛起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帜。是他们将共产主义深入贯彻到青年的思想。他们是炸弹炸醒了熟睡的人们。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各大街头演讲,在《新青年》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用笔杆作为枪,用磨作为子弹,瞄准敌人,挥舞热血。 在北洋政府的压制下,他们仍研究于学问。他们把人们推到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上,是真真切切的关心人们的生活。是他们用热血和身体为后来的我们铺出了一条路。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我们,不应该忘记前人的秉性,要肩负住国家的使命。我们要真真切切的.为历史所动容,传承历史所沉淀的精神。 虽说我们不能扛着炮弹,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帮助身边的人,去爱护我们的国家。我们是我们,他们是他们。他们也终究是我们,我们却也还是他们。我们应好好学习,多增强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和科学精神。燃起青春之火,照亮前方光明之路。 你说英雄已逝去,可远远不是这样。疫情期间,多少的青年才俊想方设法让我们远离病毒。他们日日月月的奋斗,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舍小家为大家。这难道不是英雄吗。他们秉着钢铁的意志,勇往直前,不惧困难,他们就是二十一世纪的英雄。 而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想,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学习新进思想,永远听从时代的号召与响应。才不会使我们再次沦为受人宰割的一代。 有人说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这是才是担当,才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学习的。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9 不得不推荐一下最近看的一部剧《觉醒年代》,看完之后,除了震撼,就是感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神剧情节,也没有至高点的宣讲教育,贴合人物原型,将书中的历史人物活生生的带到了我们眼前,他们不完美,有小脾气,会开小玩笑,但恰恰是这样的不完美,才与他们伟大的爱国奉献情怀形成了强大的对比。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们为了同一个理想中国而奋斗。在那个靠吃人、吃血馒头才能活下去的社会,在那个被列强欺压、被军阀*的社会,在那个完全没有人权可言的社会,要靠什么才能站起来呢? 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必须要救国,倒袁。”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李大钊、陈独秀和***等人先后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救国先救思想,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联合北大教师以发表刊物的形式向百姓传达启蒙思想。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明白要想彻底实现思想启蒙,必须建立一个政党,领导中国进行革命。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在一开始是站在与陈独秀的思想对立面,他们坚持“无政府主义”,但在法国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这套理论根本不适用于中国的社会,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条件下,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真真正正的大道,中国***的成立也是必然发展的产物。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有血性的,是他们披荆斩棘换来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与时光之镜对话,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10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 一个充满血性的年代,有那么一群真性情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国社会寻找出路而奋斗。他们不再是历史课本上的一段文字,他们是一个个真实的人。《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摒弃时代的虚无,镌刻历史,启迪未来。 这样一群人,他们勇于接受新思想,与旧文化做激烈斗争,勇于用文化武装自己,在国家遭受屈辱之际,以慷慨激昂之姿态,用生命维护国家尊严,用血肉拯救民族于危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昔日课本上的词条,化身为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出现在世人面前,革命变革的困难、信仰的力量都被重映。 李大钊先生,他以强烈的民族情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永恒的奋斗精神,为党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他说:“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民族忧患使他彻夜难眠,积贫积弱的中国,出路到底在哪里?他苦苦寻找拯救病态民族的方法,他日日夜夜地忧虑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直至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中国***出世,中国,才有了未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个时代,像李大钊先生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身处最为屈辱阴暗的时刻,却有着激情、热血、赤诚,凭着一腔孤勇,向前去,向着光明,不顾一切,不气不馁,不卑不亢。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多想回到那个时代,告诉他们:中国,已经不是当时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国力强盛,商贸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是一个国泰民安的大国。中国的青年,志气满满,有勇有谋,大有可为。他们一定会很欣慰吧。 觉醒年代,最美的,是少年立志报国,并肩走出黑暗的背影。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11 故事的开始,日本早稻田大学内,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听闻了袁世凯的行为,都感到了羞耻心。众人义愤填膺,纷纷举起了右拳着。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但是却总有一些顽固子弟依旧执迷不悟,推崇着君主立宪制度。与此同时,李大钊与陈独秀单独见面。 通过电视剧,可以看到当时陈独秀的外貌,他的头发又长又乱、胡子又长又散、衣服杂乱不堪。 在全国上下中,都能排得上名字的一个人,却似乞丐一样,吃着别人的剩饭。他为革命任务负重、为国家斩草除根、为人民舍弃一切。陈先生是个忠心、聪慧的革命家,他乐观面对留学生的唾骂,他依旧面带笑容,他是一个内心无比坚强的人。 他回国后,立志救国,没有向那些位高权重、且站在对立面的高管屈服,他积极发表言论、发表文章,决心拯救国人之政治觉悟,觉醒新一代人,为推翻袁世凯做出了极大地贡献。 陈延年和陈乔年是陈同志的儿子,但是他们没有以父亲的名字和地位欺负别人,而是在上海滩勤工俭学,并且代替其他工友受苦。他们永远不会叫苦,并且孝敬、简朴。 当他们的姨妈带来了包子和蛋汤,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收下,尽管肚子早已饿的咕咕乱叫。我敬佩他们的坚持、简朴、不服命运的.高尚品质。他们的礼貌。朴素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是新一代的模范,是国家升起的新星。 《觉醒年代》不仅是觉醒国家,更是觉醒人民。以民为本,创建一个新共和国。 只有新思想、新道德的人才能有如此之觉悟,我们新年青也应该有此觉悟!觉醒年代观后感3000字大学生 篇12 近期热播的《觉醒年代》以纪录片的形式将黎明前风雨交加的中国历史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不必说***的意气风发,也不必说李大钊的坚定执着,单是说陈延年与陈乔年的自立自强,便叫人拍案叫绝。自立自强,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品质。 自立,方能自强。延年、乔年自幼离家,在混沌乱世,他们靠自己扛沙袋为生,两人一起啃着发霉的面饼,也坚决不愿接受父亲陈独秀的帮助。而即便是在如此艰辛的生活中,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地向穷人伸出援手,将爱与温暖撒满人间。“我们就是要靠自己,这是我们的原则。”简单的一句话,胜过成千上万句响亮的口号。这样的人生,才算精彩!,他们的父亲在战火纷飞中更是独树一帜。陈独秀联结众多仁人志士,深入了解各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他创办报刊杂志《新青年》,推崇马克思主义,号召广大青年在混沌中自立,于昏暗中觉醒。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创生伟大的.思想! 自强,方能圆梦。影片的一个镜头中,延年、乔年身着被血浸透的衣衫,拖着沉重的脚镣,微笑着向前走去,道路的尽头是烟火人间。被捕宁死不跪,救国绝不后退!以身许国,至死无悔!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才是中国青年应有的拼劲与担当!无独有偶,中国的亿万青年也在向着光明不断迈进。无数的*接踵而至,五四运动“罢课”“**”“罢市”,这无不彰显着中国青年的自强精神与救国决心。“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中国人民的声音,响彻云霄! “生当盛世,当不负盛世”。从古至今,自立自强都是历史发展中亘古不变的旋律。数百年前,他们以此唤醒祖国,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应以此续写光辉!请,笃信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