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纸有多长
长是297mm。中班数学纸为A4纸,所以长为297mm。中班数学用纸一般都是A4纸。A4纸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216定义的,规格为21cm×29.7cm(210mm×297mm),世界上多数国家所使用的纸张尺寸都是采用这一国际标准。这个标准最初是被魏玛共和国在1922年纳入DIN(编号是DIN 476),虽然其中一些格式法国在同一时期也自行研发出来,不过之后就被遗忘了。ISO 216定义了A、B、C三组纸张尺寸。C组纸张尺寸主要使用于信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能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实物卡(水果、蔬菜群数1—7)、篮子(2个)、数字卡(1—7)、操作纸(按数量画圆圈)、口袋(36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数匹配实物,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操作法;实物图片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1、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出示数字卡片,带幼儿复习3、4、5、6、7的数字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数有几个》
中班数学《数数有几个》活动教案如下: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中班数学活动《数数有几个》,本活动以鸭妈妈和小鸭捉迷藏为情境线索,鼓励幼儿在找小鸭、数小鸭的过程中,运用目测和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掌握7以内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和幼儿一起观察小鸭的不同特征,帮助幼儿归纳、整理零散的感性经验,将物体的特征、数量鲜明地凸现出来,使幼儿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形成初步的数概念,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活动前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交互式课件,通过画面小鸭子在农场里捉迷藏,有的躲在草丛里漏出头上的花,有的躲在放在后面漏出一只脚等等,从而达成目标通过目测或点数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根据7只鸭子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如3只红嘴巴、4只黄嘴巴的;只没穿肚兜,只穿肚兜等等,达成在观察、比较、分类中,初步感知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下面正式开始模拟活动:播放课件,引出活动;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集体检验,再次操作;观察比较,分类点数
幼儿园中班到底应不应该开始学写数字?
01“听说读写”顺序不能乱!幼儿学习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3岁半孩子未到能够进行书写年龄,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识记数字,无需进行书写练习。在生活中联系日常所见识到的数字提醒下孩子,孩子也会记住。如果就是单纯的练习书写,建议暂时停止,待孩子中班或者五岁后再进行书写尝试。儿童书写幼儿的学习需要符合自身的发育情况和认知能力。超前学习写字危害大。长期地握笔不利于:儿童手指发育,弯腰低头书写影响骨骼和视力发育。同时,因为无法达到家人的要求被家人批评的话,也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埋下日后厌学的种子。02 书写数字不是记数字的好方法数学的思维来源于生活,数感建立在无数次交流之中!数学学习并非从写数字起,而是让孩子建立起数感。三岁半的孩子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孩子正处于具象思维中,一般能够认识常见的数字和对物体进行点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勤加练习。在进行点数之前可以先让孩子熟悉数字,逐步过度到理解点数物品报出数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
中班数学活动:按数取物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 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