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1名数学家=10个师,的说法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一名优秀的数学家的作用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1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你可知这句话的由来吗?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囿于实力受限,又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艇,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 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 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比如5位同学放学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1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都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
为什么一个数学家比10个师更有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将大量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抓”到美国,并且宣称:1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为什么美国会有这样的想法呢?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为运输船队护航的英美舰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包括坦克、火炮、汽油、枪支弹药等大量军用物资还未送到前线将士手中,就沉入海底。当时,英美两国又不可能增派大量护航舰只,怎么办?美国海军将领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可能相遇,也可能不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比如5位同学放学后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1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就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
数学家的故事 多一点故事
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韩信的数学天赋到底有多高,一生留下来的什么题,至今都是经典?
据说韩信有一次在街上碰到两个买油老头争吵。原来他们是合伙卖油,由于意见不合,准备散伙走人,可是只剩下油篓里10斤油,7斤的罐子和3斤的油葫芦。两个人由于分油不均争吵不许。围观的人很多,就是没有人能帮助他们分好油。韩信听完以后略一思索,就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俩个人果然每人分到5斤油,高高兴兴回家去了。原来,韩信的方法是:先把油篓中的油倒进油葫芦里,倒满后,在把油葫芦里油倒入油罐里。如此三次以后,油篓里剩下1斤油,油罐里7斤油,油葫芦有2斤油。在油罐里的油倒入油篓里。在把油葫芦里油倒入油罐里,这时候油罐里油2斤油。再把油篓里的油倒满油葫芦,这时候油葫芦就是3斤油,在倒入油罐里就是5斤的油的,油篓里剩下的也就是5斤油了。有一次韩信带兵1500人与项羽大将李峰激战之后,损伤大约四,五百人。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有500追兵赶来。由于刚刚交战过,死伤人数不清楚,为了快速知道剩下多少士兵,韩信让士兵列队三次,第一次3人一排多出2,第二次5人一排多出4人,第三次7人一排多出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