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一代数式练习题,附过程,最好是思考题,多一点
初一代数式练习题及答案知识平台概念 单项式(monomial): 1.任意个字母和数字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除法中有: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一个字母或数字也叫单项式。 3.分母中不含字母(单项式是整式,而不是分式) a,-5,1X,2XY,x/2,都是单项式,而0.5m+n,2/x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因数的指数和 这个名词是清代数学家李善兰译书时根据原词概念汉化的。 单项式是字母与数的乘积。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向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如:2xy的系数是2;-5zy 的系数是-5注意 1.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省略乘号。[5a 、16xy] 2.常数的次数为0。 3.单项式分母不能为字母。(否则为分式,不为单项式) 3.π是常数,所以可以作为系数。 4.若系数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数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数学中考知识点如下:1、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4、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5、除法的估算方法是多样的,通常我们将被除数(三位数)看成一个接近它的整百整十数,除数(一位数)不变,然后计算。或者按照乘法口诀把被除数估成一个合适的数,再计算。
上海中考数学考点
★重点★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的有关应用题(特别是行程、工程问题) ☆ 内容提要☆ 一、 基本概念 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2. 分类: 二、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 1.a=b←→a+c=b+c 2.a=b←→ac=bc (c≠0) 三、 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成1→解。 2.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四、 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及一般形式: 2。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 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 逆定理:若,则以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5。常用等式: 五、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解析,每一个字都打好哇,,要考试了当复习,快哦·~~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初一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两个方面:一是: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相等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二是:对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方程,常常理不清楚基本量,也不知道如何用含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出这些基本量的相等关系,导致解题时无从下手。事实上,方程就是一个含未知数的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要将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用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形式表示出来。而在这种等式中的每个式子又都有自身的实际意义,它们分别表示题设中某一相应过程的数量大小或数量关系。由此,解方程应用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基本量,找出相等关系”。下面就一元一次方程中常见的几类应用题作逐一讲评,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路程、时间、速度。关系式为: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速度=路程÷时间;③时间=路程÷速度。可寻找的相等关系有:路程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在不同的问题中,相等关系是灵活多变的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区别?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是:一、侧重点不同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二、内容的难度不同初中数学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的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增多了、加深了,难度增大了,要求也更高了三、知识量的不同初中数学知识量加大、学习时间短、速度快。小学数学6年学习一些数学基础知识,而初中三年6本书,其实是两年半学完,要挤出半年的时间进行中考复习扩展资料:初中数学常用的相等关系1. 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2. 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3.增长率问题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