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题画图怎么画

借助画图解题,它是孩子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很多问题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几何问题、路程问题,如果光靠想是很难想出答案的画图就一目了然,下面我们举几个栗子来看看。

1、平面图

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如,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O,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如图(l)所示。

给我一些比较有趣的数学小题目,适合小学二年级的

1、从左边起第8张是方方的画,从方方的画开始再往右数还有8张,一共展出了多少张画?解:第8张是方方的画,加上方方的画后面还有8张,所以一共是8+1=9张画。2、一本书共100页,从前面数第30页是一幅漂亮的插图,如果倒过来数这张插图是第几页?解:从前面数第30页是插图,那么倒过来数第30页就是第70页(因为100-30+1=71,所以是第70页)。3、30个小朋友排队去参观,平均分成2队,小华排在第一队,她的前面有3人,她的后面有几人?解:小华排在第一队,前面有3人,所以队伍一共有3+1=4人在小华前面。队伍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30/2=15人。小华后面的人数就是她所在队伍的人数减去她自己,即15-1=14人。4、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6只是小兔,从右往左数第10只是小鹿,求从小鹿数到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解:从左往右数第16只是小兔,那么从右往左数第16+15=31只是小兔

二年级数学,12米的绳子,4个人平分,怎么画图

12米的绳子4人平分,每人平均分3米,画图如下:

画图的基本步骤是些什么小学数学

例题1.妈妈买回来一些苹果和梨,一共有26个,苹果比梨多8个,问梨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题目分析:这是一道一、二年级常见的知道和,知道差,去求单一量的问题。许多同学看到此类题目非常茫然,无处下手,部分同学直接列式:26-8=18,但18指的是什么呢?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用画图法去理解一下。首先我们画一个线段图(先画最小量或固定量),先画表示梨的线段,再画表示苹果的线段,这两条线段表示的总数是26个,因为苹果比梨多8个(红笔标注),那么26-8=18就表示梨和苹果数量相等时两种水果数量的和(黑线段标注)。所以只需要把18平分,就可以知道梨有9个,那么苹果就有9+8=17(个)。列式(1):26-8=18(个)  18的一半是9,梨有9个,苹果有17个。因为一年级的同学没学除法,就去算18的一半,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和计算。列式(2):梨有(26-8)÷2=9(个)苹果有9+8=17(个)这类题目是最基本的画线段图解题法,同学们一定要灵活运用,试着做一做下面这个题吧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画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等号写在综合算式第一个数的左下角位置,距离不要过大。也不要写在算式的下方。(这个缺点比较常见)二是等号有两行,第一行是先算一步,剩下的照抄在后边。第二行只写综合算式最终的计算结果。三是最关键的地方,之前学生学习的都是一步计算直接等于几就结束了,导致部分学生在正常的格式写完之后,非要在综合算式后边画蛇添足写上等于几。这是不对的,记住综合算式后面不用写上=多少。(在已经脱式计算的情况下)这是关于只有加减(没有括号)的综合运算,从左到右运算即可。同样只有乘除(没有括号)的也是如此,从左到右计算。举例子比如:张三有四张5元的。想把这些钱平均分成两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即4×5÷2(学生会想:四张5元四五二十,平均分成2份除以2)像这样的例子见的多了,学生也就知道了怎么做了。那么总结起来,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问题也来了,本来你一个个讲的话,学生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