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家族的传说

1、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此说根据《溪州铜柱记》说:“盖闻牂牁接境,盘瓠遗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认为土家族来自贵州。贵州境内一直有“比兹”族,如民国《大定县志》卷五谓:“比济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讹为为毕节”。

2、元代的《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也说今贵阳、惠水之间有“必际”一族。“比跻”、“必际”,当即“比兹”,和土家族的自称相近。据历史记载,中唐以后,“越嶲”一带的“乌蛮”曾入贵州。

3、“兵敷出,侵地数千里”。当地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进行长期的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土家”这个名称即是对新侵入的“乌蛮”而言。土家族的语言与西南彝族比较接近,也是土家族来自贵州的一个佐证。

4、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菜包谷饭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5、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

6、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

7、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8、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9、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

10、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11、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12、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已经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二、盘瓠王的历史传说

1、相传上古时期,居住在中原的帝喾高辛氏王宫内发生过一件奇事;王娘的左边耳朵隐隐约约地痛了三年,那只原来和平常人一般大的耳朵长得象葫芦瓢。王宫上下都亲切地称呼好“大耳婆王娘”。

2、一天,王娘的大耳朵里悉悉嗦嗦一阵响,从中出来了一个小宝贝,蚕茧儿那么白,凤凰蛋那么大,珍珠那样闪闪发亮。

3、王娘见自己耳朵里出来了这个洁白无瑕、小巧玲珑的宝贝,又见左耳恢复正常,心里十分高兴,连忙捧起这个小宝贝蛋儿放在床边的葫芦瓢内,还在上面盖了一只彩色的木盘子。木盘加葫瓢,于是小宝贝取名叫“盘瓠”。

4、盘瓠在木盘下,王娘小心护着他,可是不一会儿,小宝贝却“咯碌碌”地滚动起来了。王娘不放心,急忙打开一看:“嘿!小宝贝变样啦!”

5、盘瓠变成什么样?王娘看了轻声唱:当初为娘耳内痛,

6、百般草药都医尽,医出蛋儿变金龙。

7、盘瓠由蛋儿变成金龙,接着还在主,只见他身上迅速长高,一寸、二寸、三寸、一尺、二尺、三尺,身子长到了一丈二尺八寸时,头上独角似利剑,双目炯炯似电光,三分象麒麟,七分象云龙,党身上下有一百二十个花斑在闪光,雄壮威武,神态非凡。变毕,对着王娘和高辛帝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磕了三下头,直乐得王娘和高辛帝合不拢嘴,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高辛王朝的洪福,因此根据他的相貌取名叫“龙麒”。

8、龙麒本领好,潜入海外斩番王;龙麒化成人,招为附马育了人。因此,畲族人民世世代代传唱着歌颂这位始祖的《盘瓠王歌》。当朝坐位高辛王,

9、话说中原老百姓在高辛帝的管辖下,男男女女的辛勤耕耘,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不料居住在北方的犬番王的侵犯,高辛帝派遣中原兵将进行了多次抗御,但因番王骁勇凶残,武艺高强,所以屡战屡败。高辛帝眼看大片疆土被侵占,边境百姓遭涂炭,急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整天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10、大耳婆王娘见高辛日夜忧虑,献谋道:“番王大举侵犯,锐不可挡,庶民受尽苦难,大王何不挂出榜文,招募勇将,斩番王以复疆土?”高辛帝听之有理,真的挂出榜文说:“谁能斩番王以复疆土,就将三公主嫁给他为妻,或招赘为东床附马。”

11、然而榜文挂出之后,朝中文武大臣深知番王骁勇,番兵凶残,竟无一人敢来揭榜,反使高辛帝更加心神不宁。

12、正在这时,忽听宫殿门口一声吼,只见盘瓠衔榜文上殿来。高辛帝感到奇怪,忙问道:

13、“盘瓠,你揭榜文,难道能挫犬而斩番王吗?”

14、盘瓠摇了两下头,一兵一卒也不带。

15、商辛帝说道:“噢!你三年之内可斩番王,好啊!本王榜文载明:谁能暂番王以复疆土,就将三公主嫁给了为妻,或招赘为东床附马。待你大功告成,本王照榜执行,”决不食言。

16、盘瓠听了呵呵吟笑,向高辛帝鞠了三个躬,又跳了三跳,接着一声长吼,跳出宫门飞驰而去。

17、盘瓠领了高辛帝的旨意,走了七天七夜才到达番邦营寨。此刻恰遇番王在大帐中饮酒作乐,庆贺胜利。盘瓠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名番兵混杂在众番兵之中。由于番邦营中没有花名册,更数不清人数,所以盘瓠变成番兵,谁也没有认出来。

18、番王心肠坏,取人心肝下酒菜;番王脾气怪,晚上睡觉贼眼开。想斩番王难上难,盘瓠候了一年又一年。光阴似箭,三年时光,转眼即逝,盘瓠终于想了个智斩番王的好计策。

19、这一天,番王抢动了中原发了财,欢欢喜喜,得意洋洋,又在大帐中摆酒宴。盘瓠将计就计,假装高兴,殷勤向番王敬酒端菜,直乐得番王喝了一碗又一碗,当第九碗酒浇入肚内,醉得烂如泥,睡得像猪。

20、小番王见爷喝醉了酒,七手八脚抬着王爷到床上。小番们乐啊笑啊跳啊。王爷酒醉沉睡了,巡逻兵可以张大嘴巴喝个痛快了,于是一个个乐得狗过年似,离开番王狂饮去了。

21、说时迟,那时快,盘瓠见良机已到,心想必须行下手为强,他急忙晃三下头,“唰”地抽出独角龙剑,“卡嚓”一声将番王的脑袋砍了下来。

22、番营兵将闻声蜂拥而入,见王爷的脑袋掉了,个个呆如木鸡,惊恐万状,急忙吹打号角羯鼓追赶盘瓢。顿时,刀枪恰似林中笋,番兵就象一窝蜂,盘瓢在前面跑,番兵在后面追,跑呀跑呀,好不容易跑到中原世界,猛见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江水滔滔,波涛滚滚,江边既无竹筏,又无渡船,背后番兵又是叫来又是吼,急得盘瓢团团转。这一急,了不得,盘瓠灵魂出了窍,顿时现出了“龙麒”真面貌,大吼一声跳下水,劈波斩浪往对岸游。

23、番兵见了“龙麒”咬得牙齿咯咯响,对着盘瓠射箭并投枪。盘瓠急中智慧,屏住呼吸,运动真气,“乎”地一声吐出一团雾,由小变大,由淡变浓,遮住取盘瓠的身,迷住了番兵的眼。

24、番兵简箭射完了,枪投光了,没有伤着盘瓠,又来了可笑的一招,挖起田里的红薯对着雾团打,“扑通、扑通”好热闹,结果盘瓠没打着,红薯都漂到了江对岸,番兵见吃的红署挖光了,肚皮饿得咕咕叫,你中你吵我骂,你打我咬,就象猢狲到了树,很快散了伙。

25、人们叫红薯做番薯,就是盘兵打盘瓠投入江中飘到中原来的,江面时常出现的雾团是盘瓠过江时吐出来的气形成的。娶妻生子

26、高辛帝听说盘瓠暂了番王,复了疆土,顿时乐得笑**。

27、“盘瓠啊!你暂番王,复疆土,功劳大,本王给你封官赐爵,建造府第好不好?”

28、盘瓠听了忙摇头,他即不想当官,也不要封候。

29、“你不当王候,本王赐你三千七百户口粮钱,子子孙孙不晓得饿来不晓得饥。”

30、盘瓠一听又摇头,他一不要钱,二不要粮,一心要娶美丽善良的三公主。

31、高辛帝明明知道盘瓠的心思,可就是不提及,不吭气,他舍不得将三公主真的嫁给盘瓠为妻。因此,左思后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吩咐宫中一名侍女梳妆打扮,冒充三公主与盘瓠做夫妻。

32、不一刻,假扮的三公主上了殿。高辛帝装模装样地说:“当初本王挂榜明显:谁能斩番王以复疆土,就将三公主嫁给他为妻。现本王不失前言,你今晚就和三公主就亲,满朝文武都来向你贺喜。”

33、盘瓠一见假公主,就好象看惯了凤凰又看鸡。但是他不慌不忙不生气,围着假公主转了转,看了看,心里就象没有事。高辛帝以为盘瓠已中计,心里暗暗在欢喜。冷不防盘瓠一跳,来到自己背后,拉住真正的三公主,要求今晚成夫妻。

34、高辛帝一看傻了眼,正想阻拦,忽听在公主开口道:“盘瓠征番,功绩盖世,榜文所示,不可违信。奴愿与盘瓠结为夫妻。”

35、高辛帝不得以,只好说:“盘瓠啊!如果你能变化成人,本王准许你们结为夫妻,否则你不要想娶我的三公主。”

36、盘瓠一听,呵呵一笑,忽然口吐人言:“大王啊,你把我关在空仓柜里,七天七夜不要惊动我,我就可以变化成人。”

37、高辛帝无法推辞,只好腾出一座空仓柜让盘瓠变化。

38、盘瓠进了仓,三公主心里慌。心想:七天七夜没得饭吃他不会饿吗?七天七夜不见亮光他不会冷吗?七天七夜他真的能变成人吗?

39、三公主度日如年地等到了第六天。这天傍晚,宫门外溜溜地钻进了一位黑女子,她是番王的女儿,乔装改扮混进宫门,为的是破坏盘瓠和三公主的美满良缘。只见她偷偷摸摸向仓柜底下撒了一把米,轻轻喝声“变”颗颗大米即刻变成了臭哄哄的粪蛆,接着又扯开嗓子大叫:“盘瓠死啦,烂得身上长了蛆,还不赶快打开仓门看一看呀!”

40、三公主一听盘瓠在仓柜里已经饿死,又见地上果然长了一堆蛆,哭得昏天黑地,顾不得查问黑女子的来历,忘记了盘瓠的交待,乒乒乓乓就开仓,一看,盘瓠根本没有事,身子和手脚已变得和人一模一样,可惜头部没有变完,仓门一开,变化立即停止。所以盘瓠的相貌就带有一点“龙”的样子。

41、三公主不嫌盘瓠相貌差,欢欢喜喜和他结成了夫妻。婚后,盘瓠想自立门户个家,高辛帝甚怕三公主跟盘瓠走外乡,只好招盘瓠为附马。

42、就这样,盘瓠和三公主在京城住了整整九年,生了三个儿郎。

43、大郎一出世,三公主叫盘瓠带着儿子进王宫,要请父王赐姓氏。高辛帝见大郎睡在木盘里,于是赐盘姓;

44、二郎生下地,三公主又叫盘瓠带着儿子进王宫,要请父王赐姓氏。高辛见二郎睡在盛在蓝子里,于是赐姓篮;

45、三郎刚生下,三公主又叫盘瓠带着儿子进王宫,要请父王赐姓氏,高辛帝提起笔,突然空中雷声响,于是赐姓雷;

46、不久三公主又生一女郎,红似火,美如花,心地善良得和她亲娘一个样。文武大臣都来求亲,后来招赘武艺高强的钟智深做了郎婿。从此以后,畲族就有了盘、兰、雷、钟四个姓名。

47、盘瓠在京城,领兵习武,教子耕耘,一心一意协助高辛帝治国安民。然而,高辛帝自从番王被斩、边境安宁,认为天下太平无事,日夜同百官玩乐,对盘瓠的态度变得又冷又淡。这一来,那帮贪生怕死、吹牛拍马的官员乘机讨好又卖乖,投机又钻营。

48、高辛帝分田地,哈巴官员会投机,分得田地面积大;

49、高辛帝赐粮钱,马屁奸臣嘴巴甜,得到粮钱数量多。

50、盘瓠腰板直,讲话冲,分田分不到,赏钱无一文,赐粮也没他的份。贪吃得打饱嗝,盘瓠家无宿夜粮。三公主忧伤地唱:

51、京城人多难罗食,要入潮州凤凰山。

52、夫妻俩一唱一和来见高辛帝,弃官要去凤凰山。

53、高辛帝听说盘瓠不要乌纱帽,不当京城官,若有所思不声响;又听说三公主也跟盘瓠去岭南,顿时发了慌:

54、“女啊女,你可知凤凰山多远?凤凰山多高?”

55、“远在天边我能行,山高入云我能攀。”

56、“女啊女,你可知岭山风雨如晦,走得进去,走不出来?”

57、“凤凰山,树遮天,盘瓠子孙正好开基。”

58、“女啊女,你可知久住山中仁义浅,猿啼鸟叫客伤心?”

59、“刀耕火种供口腹,岂怕世人来笑嗔。”

60、“父给你们创建宫腹,岂怕世人来笑嗔。”

61、“父给你们创建宫殿,免得受凤雨之苦。”

62、“儿喜爱巢居鸟宿之所,青山幽岩自适。”

63、“父给你三千七百户口田土,锣鼓差点左右。”

64、“儿希图开山狩猎为主,永免劳苦杂役。”

65、“父给你储备国家粮钱,从此永享快乐。”

66、“我只求青山一座,代代不纳粮税。“

67、高辛帝磨破了嘴皮哇疼了喉,盘瓠还是要弃官。三公主一定要随行,夫妻俩秤砣落肚铁了心,坚决要离京。高辛帝没有办法,遂颁发《抚徭卷牒》一份,批准盘瓠和三公主放行广东,只望青山而去。遇山开业为业,永免差役,不纳粮税,所经州府验实放行,不得阻拦。

68、盘瓠隐居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带着子孙七荒辟地,刀耕火种,用自己勤荣的双手创建美丽富饶的家园,总算比在京城官场过得顺心,过得清静。

69、凤凰山,鸟兽多,要吃肉,快去逻。

70、一天,盘瓠身带弓箭,独自上山打猎,只见他弓一抖,鸟落地,箭一响,兽命亡。正当他箭箭命中,连连得手,忽然,树林中跑出了一只大山羊,从他身边穿过。盘瓠眼明手快,弯弓搭箭,”嘟--“的一箭射去,恰好射中了山羊的屁股。不料这山羊虽然中箭,却没有立即毙命,”咩咩--“的一声,带箭飞奔而逃。

71、射出去的利箭不能回,到手的猎物岂能丢?盘瓠大喝一声,拔腿就追。一前一后,一跳一蹦,逃的疾似风,追的快如飞。穿过一垄又一垄,追过一峰又一峰,一直追到高山顶,奔到悬崖边。山羊逃得急,”咕咚“一声掉下了崖,盘瓠追得猛,”哗啦“一下落下了渊。

72、三公主一听盘瓠打猎殉身,顷刻间天旋地又转,窈窈跳踢,盘旋而舞,唱起了千首哭歌;盘瓠子孙见恶鸟在啄祖尸,一个个心痛如刀割,击鼓哀号,长笛劲吹,齐声驱赶百鸟分尸。从此畲族增值葬传下了跳舞歌哭,鼓乐伴奏的习俗。

73、三公主,有骨气,她擦干了眼泪止住了哭,用笔画下了盘瓠像,领着子孙唱:

74、要知祖公出哪朝?棉帛上头祖图描。

75、山哈代代来祭祖,荫出子孙个个肖!众和:盘瓠子孙记着罗!

76、祖公生来爱打猎,山哈人家住山罗!

77、祖公喜欢尖头帽,山哈要做田头郎。众和:盘瓠子孙记着罗!

78、畲族人民为了牢记盘瓠的业绩,年年都要祭祖,人人都会唱歌颂始祖业绩的《盘瓠王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