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游龙惊鸿的诗句

1.游龙,惊鸿出自哪首诗首先是出处:

曹植《洛神赋》中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

后来人们就用“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

“惊鸿”并非受惊之鸿,而是指姿态轻盈飘逸,样貌佳美的女子了,“惊鸿一瞥”则是姿态绝佳美女的一望了。

“惊鸿”一词出自曹植赋的“翩若惊鸿”句。“翩”字是说鸟儿轻盈疾飞的样子,在塘畔河边捕虫捉鱼之鸿,用翅膀奋力拍打,以防自身掉落水中。嬉水疾飞即称“翩翩”。将美女轻盈体态喻作翩翩疾飞的嬉水之鸿,使人顿觉新鲜惬意,美不胜收,于是出现“惊鸿”一词。

2.游龙,惊鸿出自哪首诗首先是出处:曹植《洛神赋》中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

后来人们就用“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惊鸿”并非受惊之鸿,而是指姿态轻盈飘逸,样貌佳美的女子了,“惊鸿一瞥”则是姿态绝佳美女的一望了。

“惊鸿”一词出自曹植赋的“翩若惊鸿”句。“翩”字是说鸟儿轻盈疾飞的样子,在塘畔河边捕虫捉鱼之鸿,用翅膀奋力拍打,以防自身掉落水中。

嬉水疾飞即称“翩翩”。将美女轻盈体态喻作翩翩疾飞的嬉水之鸿,使人顿觉新鲜惬意,美不胜收,于是出现“惊鸿”一词。

3.关于“惊鸿”的诗句有哪些 1.《斗百花》(晁补之北宋)斜日东风深院。

绣幕低迷归燕。潇洒小屏娇面,仿佛灯前初见。

与选筵中,银盆半拆姚黄,插向凤凰钗畔。微笑遮纨扇。

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红颭翠翻,惊鸿乍拂秋岸。

柳困花慵,盈盈自整罗巾,须劝倒金盏。 2.《瑞龙吟》(陈允平北宋)双溪墅。

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

近前语。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

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

冷艳暗香春寒,剗地清苦。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

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便忆南园趣。

唤人况有,多情杜宇。此计非迟暮。

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海榴院落,长逢重午。

3.《薄媚》(董颖南宋)华宴夕,灯摇醉。粉菡萏,笼蟾桂。

扬翠袖,含风舞,轻妙处,惊鸿态。分明是。

瑶台琼榭,阆苑蓬壶,景尽移此地。花绕仙步,莺随管吹。

宝帐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鸳被。银漏永,楚云浓,三竿日、犹褪霞衣。

宿酲轻腕,嗅宫花,双带系。合同心时。

波下比目,深怜到底。 4.《虞美人》(方千里北宋)花台响彻歌声暖。

搓粉揉香排比、一团娇。重来犹自寻芳径。

不见彩云双袖、舞惊鸿。 5.《意难忘》(高观国南宋)仙子奇容。

是名花第一,美占春风。烟香笼浅翠,露靓浥芳红。

料认得、娇云媚雨,来自巫峰。风流正与欢浓。

羡高楼并倚,曲影阑东。烛摇留醉枕,尘坠恋歌钟。

但看取、天长地久,笑语相逢。 6.《寄陈适用》(黄庭坚北宋)日月如惊鸿,归燕不及社。

清明气妍暖,亹亹向朱夏。轻衣颇宜人,裘褐就椸架。

已非红紫时,春事归桑柘。空余车马迹,颠倒桃李下。

新晴百鸟语,各自有匹亚。林中仆姑归,苦遭拙妇骂。

气候使之然,光阴促晨夜。解甲号清风,即有幽虫化。

朱墨本非工,王事少闲暇。幸蒙余波及,治郡得黄霸。

邑邻陈太丘,威德可资借。决事不迟疑,敏手擘太华。

颇复集红衣,呼僚饮休暇。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寄我五字诗,句法窥鲍谢。亦叹簿领劳,行欲问田舍。

相期黄公垆,不异秦人炙。我初无廊庙,身愿执耕稼。

今将荷锄归,区芋畦甘蔗。观君气如虹,千辈可陵跨。

自当出怀璧,往取连城价。赐地买歌僮,珠翠罗广厦。

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7.《春日行》(李白唐)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8.《昌谷诗》(李贺唐)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

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

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石钱差复籍,厚叶皆蟠腻。

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峙。

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

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穗。莺唱闵女歌,瀑悬楚练帔。

风露满笑眼,骈岩杂舒坠。乱筱迸石岭,细颈喧岛瑟。

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谧谧厌夏光,商风道清气。

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待驾栖鸾老,故宫椒壁圮。

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阴藤束朱键,龙帐着魈魅。

碧锦帖花柽,香衾事残贵。歌尘蠹木在,舞彩长云似。

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邻凶不相杵,疫病无邪祀。

鲐皮识仁惠,总角知腼耻。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

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丁丁幽钟远,矫矫单飞至。霞巘殷嵯峨,危溜声争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阴悴。凉光入涧岸,廓尽山中意。

渔童下宵网,霜禽竦烟翅。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

风桐瑶匣瑟,萤星锦城使。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石根缘绿藓,芦笋抽丹渍。漂旋弄天影,古桧拿云臂。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二、带“游龙”的诗句

1、游龙不和千岩雨,却卷云根向洞中。——出自吴泳《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2、居鳌出趂屭,游龙绕蚴醪。——出自孙应时《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3、迎春侍宴瑶华池,游龙七盘娇欲飞。——出自唐·陈陶《独摇手》

4、饥虎僵幽谷,游龙脱劲须。——出自梅尧臣《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

5、游龙蹴浪锦江高,节物惊人感二毛。——出自项安世《代任阆州和人重午二首》

6、谁擘空青露石坳,游龙伸臂下南高。——出自仇远《石屋洞》

7、精灵变态状无方,游龙宛转惊鸿翔。——出自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

1、翰墨以自娱,落纸惊游龙。——出自晁公溯《凝香堂》

2、但有酒杯浮绿蚁,却无赋笔写游龙。——出自张舜民《过山阳有怀》

3、我欲从之出云中,坐看万马如游龙。——出自汪元量《山东飞放》

4、如何解鞍脱其馽,纵尔俶傥如游龙。——出自南宋·陆游《韩干马图》

5、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出自唐·权德舆《杂诗五首》

6、蛮天列嶂俨相待,风官扫道迎游龙。——出自唐·陈陶《赠别离》

7、禅关深闭浪打屋,夜定不动猜游龙。——出自蒲寿宬《游金山寺呈茂老》

8、群山各献状,奔走如游龙。——出自杨冠卿《泊舟富池乞灵祠下》

9、列嶂时时看过鸟,悬崖历历长游龙。——出自王度《游石门》

10、水木渐幽茂,菰蒲杂游龙。——出自宋·苏轼《过高邮寄孙君孚》

11、星弹流空惊过鸟,霜蹄追电捷游龙。——出自陈元晋《击球口号戏陈统制》

12、中有二匹真游龙,爬梳迥立绿杨风。——出自楼钥《题高丽行看子》

13、所得僪濡沫,满意如游龙。——出自赵文《食鱼江水边》

14、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出自杜范《雁荡》

15、盘旋宛游龙,披离擘轻絮。——出自赵孟坚《题黄岩夏氏晓山亭诗卷》

16、远山如游龙,半入青天中。——出自明·解缙《庐山歌》

17、吹箫仪彩凤,遗策驻游龙。——出自黄彦平《南部》

18、荡深无过雁,湫小有游龙。——出自许将《能仁禅寺》

19、美人如游龙,被服金鸳鸯。——出自唐·贯休《古意九首》

20、倒景兮骑虹,落纸兮游龙。——出自岳珂《吴传朋游丝书饮中八仙歌帖赞》

21、看君跃马如游龙,醉中脱帽造王公。——出自邓肃《次韵师皋》

22、前驱十里旌旗红,后骑蹀躞如游龙。——出自刘宰《吴子隆兼隐斋歌》

23、半空纷下鹤,千尺矫游龙。——出自舒岳祥《白雪词四首》

24、蠢蠢川泽灵,蛭蚓为游龙。——出自元·王冕《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三》

25、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出自徐宝之《续湖阴曲》

1、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出自陈允平《春游曲》

2、流水游龙外,平波又画桡。——出自清·黄遵宪《香港感怀十首》

3、颇疑游龙出飞跃,恍若栖凤犹娱嬉。——出自黄人杰《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4、望春台下□□软,不见游龙有外家。——出自崔敦诗《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

5、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出自王禹偁《伍子胥庙》

6、斗疑斑虎归三岛,散作游龙上九霄。——出自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东武亭》

7、断无流水游龙梦,只有珊瑚碧树词。——出自项安世《三月一日入襄州界先寄吴待制二首》

8、从渠小知但莽苍,羁馽维络游龙颡。——出自廖行之《和游子叹》

9、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出自唐·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10、豫游龙驾转,天乐凤箫闻。——出自唐·乔知之《侍宴应制得分字》

11、山似游龙势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阍。——出自张志道《白石山》

12、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出自唐·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13、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出自唐·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

14、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15、怅渺渺予怀,目断游龙屿。——出自元·许有孚《摸鱼子》

16、青门路接凤凰台,素浐宸游龙骑来。——出自唐·宋之问《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17、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出自释宝昙《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18、或鸷鸟将搏,或游龙偕出。——出自魏了翁《和李致政花石山诗》

19、花骢躞蹀游龙骄,连连宝节挥长鞘。——出自唐·李咸用《轻薄怨》

20、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出自唐·唐彦谦《洛神》

21、妙用作意驱后铓,惊鸿乍起游龙翔。——出自薛绍彭《诗一首》

22、江走游龙势,山蟠睡虎形。——出自郑思肖《别故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