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指引我一条通往美术世界的路吗?

我觉得我们心中一定要充满对美术的热爱,喜欢这个行业。心中存在梦想,心中充满对艺术之路的好奇。这样才能热爱如初。
这就是我觉得的美术之路,我指引给你了,快关注我吧[大笑]

视频加载中...

我不能指引你,但我可以提一些建议或想法供你参考。

1.对美术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

2.学习的目的要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才能一如既往地学下去,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3.美术中的门类颇多,你确定的方向要明确;也就是目标要明确;目标明确,信心十足;

4.要有平常心,欲速则不达;

5.无师自通,不是没有;有老师的口传手授,少走弯路;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千锤百炼,心灵手巧;

……

悬梁刺股,勤奋刻苦;谦虚努力,学有所成;世界舞台,指点江山;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路,艺术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他人预先给你铺好了,等着你来走的……要凭着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将这条绘画艺术之路踏出,使之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这就首先要勤看勤学勤练笔(多看美术之类的辅导书,从书中吸收绘画技巧;有看必有行,拿起笔来开始学绘画,作画时要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把所有的心血都纳入你所画的景物中去,同时还要多欣赏些名家之作,从中吸取大师的艺术精华)!有条件的话,可以报个美术培训班或请个艺术名家传授绝艺。但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后几句话(仅供参考):路可以学着别人去铺,将来的路有多宽多远,全凭自己的努力(艺术之所以有灵性,是因为它注入了艺术家的生命及灵魂)!

成都最好的美术培训学校有知道的吗?

没有最好的画室,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画室。结合成都画室的口碑,综合影响力等因素,罗列了以下画室,可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成都南鹏画室;

成都艺考画室;

成都高地画室;

成都理想画室;

成都首创画室;

红土地画室;

成都荷马画室;

成都老鹰画室;

新华西画室;

易森画室

那么,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画室呢?

1.看画室校长

画室的成绩,师资都可以进行包装,但画室的校长的个人资历;是否毕业于专业院校,是否有资深教学经验;带队经验;在行业内是否具有影响力;是更注重教学还是营销……等等信息都是可以进行查证的。

同时,画室的校长是整个画室运营方向的决策人,他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画室的教学水平。一个对美术高考有深入了解,教学经验丰富的校长,才可能制定出好的教学计划。

2.看师资力量

看老师是否师出名门;是否毕业于美院或重点大学;是否能与所在团队默契配合;师资配比;

是否有相关专业的资格证明;是否有足够的教学经验;这决定学生专业能力的水平下限;也一个老师教学实力的直观体现。

其次,一个老师画的好不一定代表教的好。好老师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是责任心的体现。在基本专业素质过硬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试学来了解这个老师是不是不仅画得好,又能耐心的把知识点讲得很透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说明他的教学能力是足够的。

3.看课程体系

一个成熟的画室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比如在集训期间每个时间阶段教什么、怎么教;每个学习阶段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是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差异化的定制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考试中具有竞争力。

4.看成绩

教学成绩是最可以验证一所画室办学能力的,但一定要识别成绩的真实性。同时还要看画室成绩的学员基数。100个学生里有10个考上美院;与1000个学生里有100个考上美院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在了解画室的成绩的时候,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上一届的联考成绩高分是多少?(目的是为了确定教学高度)

联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目的是确定整体的教学能力)

如何保障联考分能拿到高分段?(目的是判断成绩保障的合理性)

5.看环境

集训的时间一般是5~7个月左右,在集训期间,专业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子的学习心态是否舒畅,也能缓解考试的心理压力。

6.看管理与服务

一所好画室最基本的保障,应该是具备独立的教学管理和独立的班主任管理体系。集训期

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画家有哪些?你喜欢她们的作品吗?

吴王赵夫人

  三国时代吴王的赵夫人是最早在文献中有记载的一位女画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赵夫人,丞相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采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   吴王赵夫人巧于机、针、丝,以“三绝”著称于世。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国事。地形图当属山水画的一种,其实用性要求作者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及表现力。活动于公元346~407年间的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的顾恺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画中山石树木的画法呈不成熟状,生涩古朴,山石无勾染皴擦,树木多如伸手布指。而早于他一百年的吴王赵夫人,不仅能“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还能“绣作五岳列国地形”,由此可见,她已颇具一定的山水画功底。遗憾的是后世没有看到她所留传下来的作品。   


薛媛

  薛媛,生卒年不详,以擅画肖像而被载入文献。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的妻子。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想把女儿嫁给他。楚材为了仕途,不顾夫妻情义命仆从回濠梁取琴书等物,表示不再归家,随后又施放烟幕弹,云“不亲名宦,唯务云虚”,要到青城求道,上衡山访僧。   “善书画,妙属文”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首《写真寄夫》以寄意:“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楚材读后内心愧疚,终与薛媛团聚。时人嘲之曰:“当时妇弃夫,今日夫弃妇。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   唐朝人物画技法已经成熟,名家辈出,有吴道子、张萱、周昉、韩幹、阎立本等。与这些男画家不同的是,薛媛的肖像画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教化功能,困于闺房的她多以自身为描绘对象,将自己闺怨、失意的心境融入笔端,加以宣泄。   


后唐李夫人   

后唐李夫人,五代时蜀人,文学和书画兼长,被认为是第一个对影摹竹的人,被传为墨竹画法的首创者。五代十国时,后唐招讨史郭崇韬征蜀,蜀主王衍投降。郭崇韬将蜀中宝货搜刮殆尽,并强占李夫人。李夫人擅长书画,不喜欢粗暴的崇韬,悒悒不乐,时常独坐南轩。皓月当空,窗上竹影婆娑,李夫人用墨笔在窗纸上描绘竹影,第二天再看,发现所画竹影生动有趣。据传,当时画家们竞相模仿李夫人的这种技法。因此,《图绘宝鉴》将她视为墨竹之祖。   这种“墨竹”,花鸟画家多能画它。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题材扩大成“梅兰竹菊”。苏轼还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双钩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另一方面,在技巧上,从“墨竹”影响到花鸟的“没骨法”的创立,后来又变为水墨的“墨戏”,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气。它几乎影响到了绘画的所有门类。

  

清代女画家李因  

李因(1616-1685),清代女画家。字今是,又字今声,号是庵,又号龛山逸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留寓海宁。画家葛徵奇之妾。她能诗能画,善山水、花鸟,亦工芦雁。画得陈淳之法,多用水墨,苍劲无闰阁气。其夫每加以题跋,常云:“花鸟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可见其花鸟画在山水画之上。葛去世后,李因以卖画为生。有《竹笑轩吟草续稿》存世。传世作品有《菊石鸣禽图》、《芙蓉鸳鸯图》等。

芙蓉鸳鸯图--李因

  

宋朝艳艳   

宋朝艳艳是设色山水画中女性画家的代表。艳艳,生卒年不详,任才仲之妾。姿首艳美,擅青绿着色山水,笔法细腻,设色雅润,意境清幽。

  艳艳之名,画史记载极少。南宋邓椿《画继》曾记:“任才仲妾艳艳,本良家子,有艳色,善着色山,才仲死钟贼,不知所在。”清代的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也曾著录一幅艳艳的《春山图卷》。“偶从金昌常卖铺中获小袖卷,上作着色春山,虽气骨寻常,而笔迹秀润,清远可喜。谛视之,见石间有'艳艳’二字,莫晓所谓,然辨其绢素,实宋世物也。越数日,检阅画谱,始知艳艳为任才仲妾。”

  青绿山水画始于展子虔,其《游春图》已初见端倪。经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发展,遂成一家之法,独立于画坛。至宋代则涌现出大批以宫廷、宗室画家为主的青绿山水名家,如王希孟、赵伯驹等。艳艳不免深受宋代流行的青绿山水画的影响,以青绿填色,表现身家所居之地江南的青山绿水之春景。

  2004年,上海新世纪拍卖行推出北宋艳艳的《草虫花蝶图卷》。一幅长达3米的花鸟图卷上,园苑坡地,湖石之间,秋菊、秋葵、海棠、桂花次第开放,蝴蝶翩飞其间。这可能是目前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女画家存世图卷。其估价100万至150万元,最终由上海博物馆以275万元购得,创下古代女画家作品拍卖纪录。

草虫花蝶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32.5×333.5cm 宋朝艳艳

  

管道昇   

真正引起世人瞩目的第一位女画家,应是元朝的管道昇。管道昇,“字仲姬,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室,赠魏国夫人,墨竹兰梅笔意清绝,晴竹新篁是其始创”。她给中国古代的艺术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精湛的墨竹和潇洒的书法至今都为人们所称道,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著名的女画家之一。   管道昇自幼聪明机敏,书画皆能,文采过人,为父母所重。28岁时,嫁给了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婚后的几十年里,他们朝夕相处,切磋技艺,不但创造了美满姻缘的千古佳话,而且成就了美术历史上的一对著名画家。他们潜移默化的言行在家族内构筑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因而其子赵雍、赵奕,外孙王蒙及孙辈的赵凤、赵麟等人均以书画见长。   管道昇在山水、佛像、诗文等方面多有成就,但从艺术造诣上说,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最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赵氏一门三竹图》,为纸本质地,绘水墨竹3段。第一段长108厘米,为赵孟頫所画,竹枝茂密,用笔沉着稳健,右上方题有“秀出丛林”;第二段长57厘米,为管道昇所画,用笔遒劲有力,右下角自题“仲姬画与淑琼”;第三段长65厘米,是赵雍所画,竹枝用飞白法,行笔强健有力。这3段墨竹虽然裱成一卷,但不是同时创作的,是后人收集起来裱在一起的。不然,管道昇的作品能否流传至今,恐怕还是个疑问。

墨竹图 纸本 34×57cm (元)管道昇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赵氏一门三竹图》中管道昇所绘的《墨竹图》。在该图中,管道昇绘一竿截枝竹的竿梢部,叶浓密,相互交叠,每片叶尾一笔撇出,叶根藏锋落笔,叶梢多为出锋扫笔,可见先重后轻的笔韵。右下角自题“仲姬画与淑琼”。

1.方君璧——(1898—1986年),女,福建闽侯人。中国二十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之一。出生于名门望族,曾经留学法国,在巴黎期间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艺六十年回顾展”,给予这位在巴黎起步的东方女画家的业绩以充分的肯定。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2.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1755年出生于法国,学肖像画成名后,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1842年在巴黎逝世。在国外,许多著名的艺术院校都聘请她为“荣誉教师”她是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代表作品《画家和她的女儿》。

3.乔治亚·欧姬芙——出生于1887年的11月15日,被称为美国毕加索,20世纪艺术大师之一,她的作品大多以花朵、海螺、岩石纹理为主,在同色调中富有细微的变化,产生出来富有韵律感的画面。代表作品《曼陀罗/白花1号》。

4.琼安·米契儿——美国第二代抽象画代表画家,曾和德库宁与克莱因学习过绘画。米契儿被称为被严重低估的女画家,她的作品一直被德库宁和波洛克所掩盖。不过近几年,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了这位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她被认为是所有女画家中拍卖总价格最高的画家。代表作品《无题》。

5.贝尔特·莫里——索先后从师著名的风景诗人柯罗和印象派代表画家马奈,后与莫奈、塞尚结识,在1847年组成了印象派,莫里索成为印象派创始人之一,也是其中最出色的女画家。

她曾经在成名时感叹:“毕竟,女人在生活中的职业还是生儿育女。”我们都可以想象的到,在社会各个时期,女性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要遭遇的偏见和反对太多太多了。代表作品《午餐后的闲谈》。

扩展资料

方君璧(1898—1986年),女,福建闽侯人。中国二十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之一。出生于名门望族,曾经留学法国,在巴黎期间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艺六十年回顾展”,给予这位在巴黎起步的东方女画家的业绩以充分的肯定。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方君璧,福建闽侯人。出生于名门望族,方家启蒙得先,家长送君璧的六兄声涛、七兄声洞、七姐君瑛、四嫂曾醒四人留学日本。

君璧诞生那年,戊戌变法失败,两年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古老的中国在风暴中进入二十世纪。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方家姐弟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方君瑛25岁,为人正直,深受孙中山器重,被选任同盟会暗杀部部长。辛亥年(1911年)三月,方声洞结合革命党人潜入广州起义,事败,声洞率队冲锋,中弹身亡,葬于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过半年,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清帝被迫退位,民国成立。革命成功之后,方君瑛、曾醒无意当官,申请官费前往法国留学。曾醒遂带其十弟仲鸣、君瑛带其十一妹君璧同行。时1912年,曾仲鸣16岁,方君璧14岁,到法国留学。

二十年代的中国,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的女性画家真是微乎其微,方君璧是当时极少数(仅有关紫兰、蔡威廉、潘玉良等几位)之一。

管道升,字仲姬,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元朝女诗人、书画家。

她是赵孟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妻子,仁宗延祐四年(1317)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夫妻皆信佛教。

管道升,纸本山水画《烟雨丛竹图卷》

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

管道升博学多才,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妇女,实属罕见。 在绘画方面,她以画墨竹见长,兼工山水、佛像。其笔下之竹,劲挺有骨兼具秀丽之姿,名靡时世。墨竹师承“文湖州”(文同),为文人画风,始创晴竹新篁。画风用笔熟脱,纵横苍秀,绝无妇人女子之态。

管道升行草书法《秋深帖》

管道升既能超脱凡尘世俗之外,又能被社会历史交口称誉;既能处理好古代妇女在家庭社会中的日常琐事,又能摆脱封建束缚,极大地发展和展示出自己全面而杰出的才华。她无愧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