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代表作品有:《乔木高士》图1
一九八二年,八十四岁高龄的张大千仍然作画不止,此图为张大千带病绘之。在简笔淡墨的山石上以花青重染,色调清新淡雅,遒劲苍老的乔木却茂然有生气;一持杖高士仰望乔木,似对生命几何若有感悟。从此图也可看出大千晚年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寿桃 镜心》图2
此画为张大千1982年所作,作品尺寸:73*104cm,钤印:西川张爰(白)金石同寿(朱)摩耶精舍(朱)以介眉寿(朱)
《黄山文笔峰》图3
此画为张大千八十三岁高龄时忆游黄山之作,自题“以渐江、苦瓜两尊者法写此”。老笔纵横,苍劲有力,以赭色浓重施于山体阳面,多以皴擦为之,山脚染以花青润泽,更见黄山之奇和笔墨的老辣。大千晚年的系列忆游作品在简化具体真景的同时更以己意为之,气质淳化而兼具苍深浑穆。
《阿里山浮云》图4
此图为张大千八十二岁时忆游之作,以泼墨为主,几不见勾勒皴擦,然山脚几笔房屋的勾勒,顿使抽象笔墨转化为万千气象,实乃“笔简意周”、意趣天成。大千还曾作《阿里山晓色》,其忆游作品在简化实景的同时却增强了对神气的表现,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更有真情的流露。
《水笺山水》图5
1980年张大千八十二岁高龄,仍作画不息,而且笔墨运用更是得心应手,达于淳化。该图绘于泥金笺上,色彩丰富,瑰丽沉浑,尤其是泥金底使画面有高贵典雅之感。
《石鱼图》图6
1980年张大千八十二岁高龄,仍作画不息,而且笔墨运用更是得心应手,达于淳化。该图绘于泥金笺上,色彩丰富,瑰丽沉浑,尤其是泥金底使画面有高贵典雅之感。
《姚池双桃》图7
从“庚申”印章上,得知此画写于1980年
《峨眉金顶图》图8
此图为大千八十一岁时在台湾摩耶精舍所作,此图是大千梦中的峨嵋胜景,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虚实相生,在墨线立骨的山石形体上挥洒石青石绿,更让画面显得“瑰丽雄奇”,流淌出山之神韵和浓烈的思乡情绪。
《峨眉接引殿》图9
作于1948年春月。是年八月,张大千第五次,亦是最后一次登临峨眉山。前四次峨眉壮游,使大千心中对于峨眉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怀,遂将前四次纪游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化为笔底烟霞,绘成此煌煌 巨制。本幅可看作是大千以北宋纪念碑式山水的气魄绘制峨眉的巅峰巨制,亦是大千心中峨眉情怀的一种艺术渲发。
图放不下了。
此外,张大千还有:
张大千画作
1971年《可以横绝峨嵋巅》(泼彩山水图)
1973年《青城天下幽》泼彩山水图
1979年《阔浦遥山系列》泼彩山水图、《摩耶精舍外双溪》泼彩山水图、巨幅金笺《金碧泼彩红荷花图》
1981年《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泼彩山水图
1982年《人家在仙堂》泼彩山水图、《春云晓霭》泼彩山水图、大风堂作泼彩山水图、《水殿幽香荷花图》、《水墨红荷图》等作品。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若说大千先生的好画那真是太多太多了。
列如下图1《云山图》,《云山图》是目前市场交易记录第二大泼彩画作,此画是张大千赠予曾克耑的。曾克耑是著名的文化名人,张大千的知音。曾克耑1949年后到香港,任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与张大千在港相遇,交往密切,曾克耑常赴张氏寓所大风堂盘桓,以书画相娱。圈内人把曾克耑与画家刘太希、陈方、李芋庵等人并称为大风堂四友。此画是张大千丰富人生经历的缩影。张大千钟爱黄山,民国三十年代曾经登临黄山,后旅居海外,此画绘于1966年居巴西期间,描绘记忆最深的黄山景色,汇集张大千一生绘画造诣的大成之作。本画纵古开今,展现中国绘画的传统 更运用晚年泼彩泼墨的探索创新,一件宏幅巨制!
下图2《庐山图》是一幅10.8米长、1.8米宽的巨构。1981年初夏,旅日友人李海天请张大千为其日本横滨新建的高级观光旅社画一巨幅挂壁。当时张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缠身,尤其是糖尿病引发目疾,视力衰弱,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张大千慨然应若,决定以从未去过、情结胸怀的庐山为题画一幅巨作。因画面尺幅巨大,张大千将其台北摩耶精舍的画室与隔壁房间打通,专门制作了一张特大的画案,将一块整绢铺上,时年7月7日举行开笔典礼,来宾有张群、张学良夫妇等9人。开画时将画绢全部打湿,用一支如拖把的大笔,站在一张矮凳子上,把笔头往墨盆里一挠一滚,然后双手提起大笔往画布上大拖大拉,小心翼翼的连泼带洒,看的在场的来宾一头雾水,纷纷觉得太难了,然而张大千从容不迫,早已胸有成竹,一年半后《庐山图》主体终于面世,期间,张大千数次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出院后又接着画。1983年1月因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画未完全竣笔,只得先装裱展出,时想待展出后再润饰,没想到3月8日大千先生在伏案题书时溘然逝世。
张大千十大代表作品 :
1.《桃源图》:张大千的桃源梦
2.《嘉耦图》:鸳鸯戏水,佳偶天成
3.《爱痕湖》:记录张大千过往情事
4.《夏日山居图》:临摹古画之典范
5.《天女散花》:揭大千与朝鲜少女的秘情
6.《天女散花》:揭大千与朝鲜少女的秘情
7.《红拂女》再现盛唐精丽画风
8.《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大千画荷之臻品
9.《多子图》:寓意多子多福
10.《凤箫图》:大千仕女画代表作
疫情过后,你最想去祖国的哪儿看看?疫情过后,想去武汉看看,看一下黄鹤楼在疫情中经历了什么,看看武大的樱花开完后的样子,看看武汉的人民经历了大灾大难后坚强的容颜,想看看武汉人吃热干面情景,想看看武汉的一切……
2020年终就是不平凡的一年,祖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习总要让人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经历了武汉疫情,我非常想去湖北游玩,想去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一遍!
感谢邀请,谢谢!请友友们关注点赞!
大家好,对于疫情过后,你最想去祖国的哪里?
我个人认为,我最想去的是云南大理。回到我的家乡。去看看远在家乡的父母,哥哥。一场疫情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东西他都在变。唯有亲情是不变的。有生之年不想让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亲情可贵。在之前。这一总是忙于工作。之后忙于家务,带娃,在这所有的时间里。几乎冲淡了我对老家的回忆。虽然远在他乡身不由己。毕竟很多年没回去了。经过这一次疫情,思乡的情怀更浓了。希望你多多回家。多陪陪父母。人生苦短。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答:疫情过后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去武汉看看,想去看看.........
华南海鲜市场
华南海鲜市场,其实不是在华南,是在华中,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海鲜市场。本来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地方,现在因为有个‘疫源地’的称号,让它名声如雷贯耳。据说刚开始发现的41例病例,其中有十三例病例并没有和华南海鲜市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曾经热闹非凡的地方,现在冷冷清清,听说现在只有两个保安在那看守着物质。华南海鲜市场的命运,其实以后就是重新开始这个行业的经营,我想也不会有华南海鲜市场的份了。感觉有点像我们福建以前一个叫龙王的台风一样,因为龙王给福建带来损失太严重,所以直接就将龙王这个名字直接封存弃用。假如到了武汉我会去看看它,看看全世界最出名的海鲜市场是什么样子的。
现实的市场是什么样的
现在海鲜市场怎么样了
汉口火车站
汉口火车站听说离华南海鲜市场很近,只有几百米。武汉的疫情视频看了很多,某天看到几十位工作人员对汉口火车站进行消杀的场面还是记忆很深刻的。还有就是新闻上报导的,几位清洁工人每天都需要清洁火车站将近4万平方米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去汉口火车站也想看看把疫情输送到全国各地的‘罪魁祸首’到底是长什么样。
汉口火车站现在人流怎么样
火车站是否正常运行了
火神山医院
火神山医院是2月2号,移交部队使用的。建设时有将近工作人员4万人,短短的十天左右时间就完成了两座高标准的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有的时候真的替我们的中国速度感到骄傲与自豪。特别是他们那种同甘共苦,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很多人都盛传中国是基建狂魔,而我却不这么认为,那些建设者们并不是什么神啊什么魔,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而已,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老人的孩子,帅小伙的女朋友。只是因为他们用平凡的身躯干出了伟大的事,所以他们显得不平凡,所以他们很伟大。
火神山医院运行了73个日夜,总共收治病人3059人,治愈出院2961 人。虽然现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已经关停。但还是很想的远远地看看它,感谢它对于我们人类做出的贡献。
建设中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现在那两间医院怎么样了,拆了吗?
雷神山医院
雷神山医院,一个医院建造的奇迹,从一月26号动工到2月8号第一批医疗天使入住和前一天的第一批病患入住只用了短短的13天时间。而且是建成了两座医院。可以想象得到,当时那些设计者和工作者到底有多辛苦。雷神山医院的院训是{雷驰荆楚,术济苍生}。在这个院训当中的驰字,就是要求要快的意思。
虽然快,快到了全国200多家医院,3000多名的医护工作人员在28号左右全部都赶到雷神山报道。但雷神山却是以标准的传染病医院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的。真正的奇迹是,雷神山两个多月的贡献,收治病人两千多人,病亡率只有2.3%。其中一千多重症,危重症,病亡率只有4.3%,工作人员零感染,生产零事故,等等漂亮的答卷。想去武汉看看,想去看看武汉的奇迹雷神山。
总结:武汉还有好多想去走走看看的地方,比如方舱医院,比如黄鹤楼,比如武汉的大街小巷,看看武汉的病好了没有。
想去武汉看看,顺便告诉武汉的朋友们我们既然来了,你们就可以把心放下了,不必要再担惊受怕,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想去武汉看看,顺便告诉武汉的朋友,风雨过后,彩虹肯定就会到来,武汉的天空也会变得更加湛蓝。
加油武汉!加油同胞!加油朋友们!
最后:致敬:双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和工作人员!
致敬:救援武汉的所有逆行着!
致敬:所有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
致敬:疫情期间为人民服务的你!
致敬:疫情期间积极配合,勇敢坚强的你!
致敬:疫情期间默默奉献,慷慨解囊的你!
祝你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一生平安!
2020年5月9号
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