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艺术家保罗克利?

很多喜欢音乐,又像了解艺术的朋友让我推荐画册,我几乎想都不想就会推荐一个人,那就是保罗克利,他作品中的旋律性令人着迷。

艺术门类本来就是相通的,世界上有一种疾病叫通感症,就是说有些人可以在听到音乐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色彩,或是看到图案的时候在脑海里出现了乐曲声。据说大卫霍克尼就有通感症。

那么通感症患者看到保罗克利的画脑海里肯定会有美到哭的旋律。

保罗克利的一生都与音乐相伴。

出生就出生在音乐世家里,爸爸妈妈都是都是音乐教师,最后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钢琴教师,洋溢着音乐的人生让保罗克利的画面上始终有一种旋律性质的美。

由于父母想让他学音乐,他自己又非常喜欢画画,最后执意进入了慕尼黑美术学院,但他其实在内心是对父母有愧疚的,所以他开始思考音乐和美术之间的联系。

保罗克利的一生都在思考和回答着这个问题,他把音乐的抽象提炼出来,在画布上具像化,让色块和线条变成音符,让画作有了声音。

保罗克利的我最喜欢的作品

保罗·克利对于色彩的使用在我心里甚至强于野兽派,因为他的色彩是有灵性的,是有韵律的,是带有对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关系思考的。

但遗憾的是当时保罗克利被纳粹认为是堕落艺术,我之前也和大家聊过,纳粹把一切他们认为不积极、不向上的艺术作品归入堕落艺术的行列并且集中进行收集销毁,保罗克利的很多作品都很惋惜的不能被现在的我们看到了。

保罗·克利(Paul Klee 1879-1940)出生在瑞士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是音乐教师,他从小学习小提琴,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但在20岁的时候,他放弃音乐决定当一名画家。

1898年,克利来到德国就读于慕尼黑美术学院,和俄罗斯人康定斯基成为同学和挚友。1914年,克利去突尼斯旅行,旅途见闻对他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突尼斯归来后,克利从平面艺术转向画家式的艺术创作。

他的儿童画一般的画风和标题古怪的作品吸收了立体主义艺术、古代象形文字、莫扎特歌剧和巴洛克艺术的营养。

1920年,克利加入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担任老师,在此和康定斯基共同寻求对绘画艺术的突破。

他在包豪斯任教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而且他为每一件作品都加上了详细的注释。

《泽菊》是克利1922年完成的作品,现藏于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这张由线条柔和的几何形状构成的色彩明亮的脸庞得名于一种植物,原因可能是它比较像这种植物种子的头状花序。疑问的表情使得头像表现出一种图腾的特征。

这张《红气球》是克利1922年完成的作品,如今藏于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克利突尼斯之行中的作品轻柔的笔触和整齐的构图日益体现出比较精确的优势。虽然这幅画的画风突然变得比较抽象,但是观众仍然可以判断出它描绘的城市风景。画中的红气球成为观众视线的焦点,并联系起画中各种不同的视觉元素。

画面上,天空区域使用的油层最薄,甚至可以看到画布。在朦胧的背景的映衬下,由厚重的红色颜料涂抹而成的气球在画面上显得更加突出。

克利因心脏病发,不到60岁就去世了。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近万件作品,艺术语言变化多端。很难将克利的作品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风格,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在现实与幻觉、听觉与视觉、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切换,时而是透着童真的儿童画,时而借用古代象形文字,时而又用点线面和色彩来表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为什么作为成年人的我,又对日本经典老漫画产生了兴趣?

因为小时候看的漫画都不是系统的从头到尾。而现在网络这么方便,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注意的细节、彩蛋,当然还有年龄段不同体会也不同。而我本人钟情于(海贼王),其主要原因是从小一直在看,还有就是现在的大多电视剧,真心的看不下去,(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也只有寄情于这部漫画。

这位网友: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本人和您一样,也是非常喜欢动漫。对于您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第一,我们这一代有很多孩子是看着日本漫画长大的,“聪明的一休”“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网球王子”“灌篮高手”等等,这些都是中国80后,90后的一代人耳熟能详的片名。至今回想起其中的某个人物和场景,依然如数家珍。第二,日本的动画故事情节设定的十分精细,在制作上设计精良,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吸引着所有年龄段的群体。其中很多作品,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丝毫不输于电影和电视剧作品,比如《银河英雄传说》、《十二国记》等,都是以国家或者宇宙为大背景,探讨的是有关人类、战争和国家治理等话题。

第三,在日本,一些动漫翻拍成电视剧的作品更是不少,在他们的概念中,动画、漫画、广播剧、电视、电影,不过是不同的艺术形式而已,而并不是一提到动漫就想到孩子。相反,在日本,很多成年人都喜欢动漫,而在电车上看漫画书,或者拿着手机看动漫的也是成年人居多。

第四,日本有很多人都喜爱漫画,从普通小孩到演艺明星,从平民到总统,甚至连政府公布一些新的指令,比如关于垃圾分类问题——在垃圾桶边上除了文字说明外,还要画出饮料瓶牛奶瓶等各种物品的形状,以方便大家分类。另外,路标的指示上更是少不了动漫这种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还有不少都道府县还拥有自己特定的卡通宣传形象。

第五,如果有人问我:“日本动画和中国动画的最大区别?”我会回答:“讲故事。”日本的动画太会讲故事,而中国动画更多的是一些说教。在日本动漫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的概念,所谓的“好人”也不是完美的,这些主人公只关心是否肯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为了达到梦想而付出全力、为了友谊更加珍视朋友、为了帮助他人而牺牲自己。

最后,我要说下相对国产动画来说,日本的动画在制作上,还是二维动画占大多数,更加重视动漫人物的设定、色彩指定、声优和音乐的完美配合、故事性强的情节,而不是有没有使用3D技术。日本动画做工精细,不同岗位有着详细的分工。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几点原因,好了,就说这些吧,如有不妥请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