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面子却赢回领土,为何有人说清朝才是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

题目本身有问题,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当然是日本,清朝也是输家,只不过没俄国惨而已。

从战前和战后的局势来看一下。

战前

俄国和日本都不是什么好鸟,在小院看来,俄国对中国的野心和威胁还要大于日本。它从迁都圣彼得堡以来,就不断开始往远东地区扩张,今天修个铁路,明天占你个港口,北极熊的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

甲午战争大清战败后,没有参与战争的俄国也不忘趁你虚弱时再捅两刀,强行租借重要军港旅顺港,又修建了一条哈尔滨到旅顺的东清铁路,老毛子可不是**,铁路一修,运啥都方便了,当然包括运兵,控制权当然更不可能给大清,由俄国派兵看守保护。

甲午失败以后,清朝朝廷已经被2.3亿两的巨额赔款压得奄奄一息,俄国是比日本更庞大更凶悍的对手,大清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1897年以后,东北虽然还在大清版图里,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俄国的一个省份,没错,就是这么惨,东北可还是满洲的龙兴之地,老祖宗的基业都给俄国占了,你说大清混得有多惨。

俄国的目标不会仅仅是东北,不拿下近在咫尺的朝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老牌列强。

那么问题来了,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跟已经控制了朝鲜,同样是想着在中国摄取更多利益的日本必然产生冲突。

日本在俄国眼里,是个祖上八倍是贫农,只是最近才打赢了一架的暴发户,跟我战斗民族、打架狂人来抢地盘,莫不是昏了头?

不光是俄国自己,国际邻居们全部这样认为。

再看看日本,俄国新沙皇登基后,一直看自己不顺眼,横挑毛病竖瞪眼,《马关条约》签订之初,清朝可是连辽东都割让给了日本,在俄国为首的干涉下,日本不得不吐出这一大块到嘴的肥肉,以再收3000万两赎辽费了事。日本从上到下,都恨透了俄国,号称要卧薪尝胆,以报此仇。自己赌上国运,好不容易打赢了战争,抢来了朝鲜,现在俄国的手越伸越长,都要扇到自己脸上来了,这口气怎么忍得下,这种情况下,日本从上到下,都认为日俄必有一战。

再说俄国,那可实在是过分得很。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生,俄国直接以保护铁路为名,直接出动18万大军,兵分六路进入东北,这哪是保护什么铁路,俄军发动的就是战争,连山海关都给俄军占了,关内关外联系从此被切断。并且,俄军来了就没想走,直到1903年,还有超过十万俄军常驻东北,俄国事实上已经把东北当成了它的地盘,沙皇设置了“亚东大都督”为远东总督统治满洲,连名义上的面子,都不想给大清了。

俄国的目的谁都看得出来,下一步就是要吞并朝鲜,十几万俄军离朝鲜一江之隔,可以说俄国想什么时候拿下朝鲜,都是它说了算,以当时日本的国力,可没钱在朝鲜长期布置对应的常备军来驻守,这让日本怎么睡得好觉。

这样,两国必须打一架来决定谁才是远东的老大,赢的人,将得到在朝鲜和东北的所有权利,而且还能继续对中国渗透。

俄国无所谓,想打你就来,关键是日本,日本敢打吗?别说,日本就是个赌徒,之前赌赢了一次上了瘾,它还想再赌一次。

慢着,大清哪?

大清正在吃瓜,俄国日本不管谁要控制东北,大清都招架不住,大清就像个只有眼睛能动的残疾人,两个恶邻要在自己客厅打架,它只有旁观的份,你要非得上去凑一手,非得让人把家拆光不可。

以上是战前的大概局势。

战争的过程,就不细说了,日俄战争可以说是日本在国际社会的成名之战,小个子日本人咬着牙,勒紧裤腰带,竟然生生打到了庞然大物俄国,让它倍儿有面子,从此日本才开始被视为世界上一个新的强权。

战后

日俄签订《朴资茅斯条约》,日本取得对南满的控制及稳固对朝鲜的统治。关东州租借地以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均由日本控制,关东军在内满洲开始驻扎。

朝鲜也无所谓,打来打去,总之自己就是块肉,日本先是成为朝鲜保护国,随后干脆解散朝鲜军队,在1910年把它吞并。

那么大清呢?

大清当然不会成为什么赢家,政治上不可能捞到什么好处,日俄只是决出个老大,继续控制东北而已,谁会拿自己的军队白白帮别人打仗呢。

非但不是赢家,因为战争在自己领土发生,遭殃的是当地百姓,东北人民被夹在日军和俄军之间,两头不讨好,除了值钱东西要遭抢,房子会被战火摧毁,人会被拉壮丁,还会被当做间谍杀害,反正不是自己人民,日俄谁都不会心疼。

大清自己不心疼吗,当然是心疼的,尤其是在东北这块地方,龙兴之地遭受炮火摧残,就差祖坟给人家刨了,能不心疼嘛。但是心疼也没有什么办法,甲午战争输了,清朝已经把裤子都输掉了,也顾不上什么面子,反正再过六年,大清也就没了。

哦,对了,再说两句俄国老毛子的结果。老看到有人说,俄国硬气得很,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要打继续奉陪等等。

实际情况是,日俄战争失利,俄国陆军损失惨重,三大舰队里的两支接近全灭,对国内控制大大削弱。直接导致内部先后爆发革命,直到1917年沙皇被推翻。

对此,我只能鼓掌表示安慰。

由此来看,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都是赌上了国运在拼命的。最大的赢家是日本,最大的输家是俄国,而承受战争损失的,还有中国和朝鲜。

俗话说,人至贱而无敌。但也不要公开说。满天下好像就自己智慧,别人只会用蛮力。正是清廷有这种“自鸣得意”才会拖延改革、拖延自强,直到自取灭亡。

日俄战争属于又不要里子又不要面子的战争。里子是什么?国家尊严和主权以及领土安全可不是面子问题。仅从当时的情况看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割裂历史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单一化的。

同时,许多人都认为沙俄占领东三省、统治、治理东三省的观点并不符合历史现实。

(1)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思想不对,只要里子不要面子儿更不对:清廷不是不要面子,而是连一点儿羞耻心都没有!这样的朝廷,里子即使暂时回来了,也保不住。

人有脸树有皮,脸都不要了,啥都会干得出来。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为的是中国领土,清廷竟然宣称“中立”。有人会说因为无奈,因为不是对手所以没有办法。但问题是,无奈怎么形成的?是因为你自己的问题自己找的,还是一开始与外敌差距就大到无法弥补。就好像阿富汗和英国、阿富汗和苏联、阿富汗和美国那样的差距?

从1840年到1904年长达64年,主要是因为你自己无能还是外敌入侵?你自己没脸没皮,就知道说能力不行所以才委曲求全。根本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搪塞!

保家卫国是政府的责任!就算封建社会的清朝没有国家、政府的概念,那知不知道,“龙兴之地”“祖宗家业”这些知不知道?保不住这些不是面子问题,而是连一点儿羞耻心都没有了。

(2)日俄都不是好人,清廷从上到下都很明确知道日本也是敌人,但为了暂时利益而暗中帮助日本。但因清廷没有羞耻心不知道自强,从而得了和没得是差不多的

在2018年12月22日,我曾经写过一篇4200多字的头条长文章介绍清廷、地方政府、民间如何帮助日方。文章标题为:日俄战争有啥影响?袁世凯做大张作霖崛起、日军为侵华打基础。

日本和沙俄都是强盗,没有谁好谁坏。表面上,沙俄退出了大部分因八国联军时期入侵的领土,我们因为日本得胜而得了便宜。输了面子儿赢了里子儿。但其实更是输得很惨。

沙俄占据东三省只是占据城市和交通要路,许多地区都属于清地方政府及其存在期间的政权人物、马贼、地方自卫组织三方管理。例如日俄战争中,清军曾将朝鲜入侵军打退。所以说,当时清军、清朝委任的基层官员仍然控制着许多地区。即使在城市里,沙俄军队也并不能独立控制。

虽然有资料显示沙俄有吞并东北之心,但在我方和西方各国反对情况下,很难达成自己的主张。

日本战胜后,东三省省内极端分裂的情况并没有实质改变,因为日本离中国太近,文化同源,欺骗性更强,造成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问题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