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美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专业。如果只是入门的话。并不需要有太多的先决条件。兴趣是一方面,勤学苦练也是一方面。
这里我先给你分析两个小例子。一个是我们都知道的达芬奇画鸡蛋。一个物体很简单,但是他却重复的话。为什么呢?本质上,老师想让他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即使再简单的东西,也需要你认真去琢磨。第二个故事。齐白石学画。齐白石本身是一个做雕刻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师傅给了他一框石头,让他去雕一个同样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他把所有的石头都雕成那个同样的形态的时候。师傅说你可以出师了。这个小故事又告诉我们。冰冻三尺,岂非一日之寒?当他真正了解结构的时候,即使所有的东西都一样。他也能画起来游刃有余,做到心中有数。
所以画画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件很难得事。但是需要你有耐心去做的。首先,如果是入门的话,兴趣占1%,耐心占90%,而剩下的9%才是你的技法。技法需要日积月累,长年磨炼的。同样也是我们分出换绘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美术对于所有的艺术来讲,是大多数人最能上手的艺术专业。而且现在画种很多,不论我们想要从哪个方向着手。首先要调整的是心态。只有静下心来,拿起笔,才能渐入佳景。有很多大师。作品都是好多年才画一张。靠的是一种毅力和坚持。
当然,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美术也一样。我们可以简单的从一些插画儿、卡通、漫画入手。这样学起来既有成就感,又降低了很多难度。但事实上如果你对画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动漫人物也是基于人体结构之上的。所以当我们拿起笔的时候,就要心无旁骛,用心去画。
如果你想学美术去考学的话。或者更高层次的提高自己。那么我建议你,从素描学起。因为本身西方画和中国画儿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西方画写实,中国画写意。你需要了解物体的本质特征才能做到准确。其次是色彩。素描是讲究明暗关系,而色彩是你对于物体,光源变化的理解。当你掌握的这两点之后。你需要多画一些速写。因为速写是提高你对身边事物认知的一种重要学习手段。中国有一位老画家叫靳尚谊。将近90岁的高龄,依然拿着马扎在马路上画速写。这是一种你对生活认知与感受的培养。当你拥有了这些基本功之后。你再进行超写实的素描训练。你会提升很大的一个空间。
有时候我们临摹画作的时候。也不要单一的看画。看看他标注的一些文字。因为本人曾经学画多年。发现一些前辈们总结下来的语录。当你真正了解了之后。你会提高很多。其实画画的提高就是认知上的提高。你才能晋升为大师的级别。我们看到社会上有很多画作。是抽象的。认为可能画家是在随意创作。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翻看他以前的作品,你会发现。原来大师都不简单,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与我们平常人认知上不一样的原因。
所以学好美术并不难,关键是钻研。干任何事情都一样。相对来说,美术还是容易些的。相信你肯定会有所成绩。喜欢我关注我艺锤定英。专注为你解答艺术相关问题。
首先,生活中的美术无处不在,小到日常中用的食器,衣着,穿的鞋子等,大到居住的空间,商场……,无不体现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际的审美创新和艺术继承。 那么该怎么学好美术,首先个人觉得美术绝不仅仅等同于绘画,美术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第一应该是先学会欣赏美和发现美,提高审美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要当画家,但每个人都可以是发现生活中美好的生活家。而美术,术是技巧,是表达方式,可以绘画,可以摄影,可以雕塑,可以插画,可以运用所有你想表达的形式,前提是要有好的审美为前提。所以学好美术的首要条件是学会审美,提高修养。
谢谢好朋友的邀请!据我所知大部分朋友还是很喜欢画画,只不过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要看电影、要旅游、还要休息、好像还少点天赋等等因素,让唯一的喜欢也就真的变成喜欢而已啦!不过喜欢还真是一个大前提,没有兴趣一切免谈。接下来就是付诸于行动,那我们应该怎样越好美术呢?
首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美术前除了有兴趣外,还要下定决心,有耐心坚持学习,不断的尝试,半途而废肯定一无所获,还浪费感情!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端正态度,这是基本条件之一!
其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就要有学习的模样,学会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方式很重要,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是让我们虚心求教,向优秀的人学习!能得到老师指点迷津,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学美术是靠不断的揣摩钻研技法技巧,但有些东西现成的放在哪里,何必煞费苦心的为难自己呢?如果真的不好意思又没有那个条件,那就在互联网上自学吧!很多老师都有文章和视频教程分享,只要下功夫研究,我想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最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想做好就靠个人的耐力了!坚持练习绘画,必定有所收获,付出努力后进步是能看的见滴,温馨提示练习也是要讲究些方法的~以前的文章和问答有分享过仅供参考!感谢关注~少儿创意美术李海老师!
美术怎么学?先是兴趣,再开始学习画画,不要急于画色彩,素描功底不好,对色彩的感觉是不准确的。先从学习素描开始,一般从石膏几何体、静物、人像。我们画素描要懂得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体、比例、结构、明暗调子、质量感和空间感等。这些名词看似不难,但具体操作时就会发现很不容易。这里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头部的形体结构及比例。头部的形体,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卵形或立方体或楔形,进一步分析知道颅骨象球形,额骨呈扁方形,额骨之下至下颔骨底的正面呈倒梯形,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的鼻子竖于其间。头部的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这是对头部一般规律的总结,但是个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把握形体、表现体积感和空间感,是基础素描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确物体的形状、比例、大小,同时还要克服平面描绘,对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没有体积空间意识,就不能养成对体积空间的观察习惯,更不能表现好空间关系。对空间的表现是绘画的基本能力。如:人物头部在正面时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方向,初学者往往表现不出它的空间感,没有空间感就表现不出体积感。“方形”和“方块”是不一样的,方形是一个平面,而方块是一个体积。所以应该建立空间意识来表现物体的体积的能力。素描作为学习绘画的方法和手段,必须掌握形体构成因素和结构,理解光影色调,理解边缘轮廓线和明暗交界线,以及对节奏的感受。之后在学习上色时需要注意的是养成先上浅色后深色的习惯,防止失误画作不好补救。
一般来说可以从素描和色彩基础学起。艺考高考的内容考的也是美术基础,素描、速写和色彩。所以学素描来打基础无疑是很合适的。
第一,打型能力。这就是画室课程第一阶段一再训练的,观察与打型,看到物体能画出他的外形,画的像为目标。
第二,掌握结构和块面。到这个阶段就需要多画结构素描,从感性绘画慢慢过渡到理性绘画,形状准了后,能通过结构去反推出问题所在。
第三,光影素描,三大面和五大调的掌握,黑白灰的协调能力,通过光影画出物体的体积感。
第四,能深入刻画,很多学员在画到一定程度后无法深入就是还不能刻画细节。
基础分时间基础和理论基础。实践基础,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手上功夫,需要多画,通过行为技能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和色彩感知力。其实仅用素描、色彩和速写来概括这些能力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素描和色彩来提升这三种能力。
比如学油画所需的基础,就是造型基础和色彩感知,如果想画写实的油画还需要素描对光影把控的基础。归根到底观察是绘画的重要过程。理论基础就是能帮助你提高绘画水平,理论知识。最基本的比如学习素描要知道三大面五大调吧,透视形成的原因,人体结构等等。想要提升自己的审美,也就是眼界和鉴赏水平,还需要了解美术史和多看名家作品。
初学画画,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一下就去挑战高难度的作品,比如画人像等等,这些画完了也只是画了一个表面,没有任何收获的。
应该由简到难进行高质量临摹练习,思考的时间一定要多于动笔的时间,多观察对比,多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那么,时间久了,你的绘画修养就潜移默化的提高了。
学习绘画,个人认为天赋和后天的努力缺一不可。天赋很重要,但是后天的努力才是重中之重。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不断的练习才能让学习者不断进步,对于自己处理不好的地方,多加练习才能克服过去,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美术怎么学?这个问题也象其他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一样,怎么种地?怎么电焊补鞋?怎么做一个泥工木工,先天的机缘巧合不说了,你进入这个门槛里来学习是真的有窍门的,例如工具的熟练使用程度与选择,你发愁别人的效果怎么达到时,有时是一个关键的小问题在起作用,我并不否认大的理念观念是左右着自己的发展方向,以美术为业也好,业余爱好也好,都会有间歇性的倦怠,你越投入要求就越高,越高创作过程就越苦恼,这个心理过程无法欺骗自己,外人看来的轻轻松松实在是非常脆弱的表面,美术的学问有技艺有理论,还需要能够想明白一些事,把这些理论和想明白的事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真正的愉悦感就在这里,这个感觉会推动着你一直不懈的努力追求,更新更多重,更接近自己的一直追求!怎么去学都在过程当中,没人能逃脱这个规律!
想让孩子学美术,可美术分很多种,例如国画、水粉、水彩等等,孩子到底适合学哪种呢?孩子多大了?六岁前的孩子先不要急着报班,就先培养对美术的兴趣,鼓励他多涂鸦,每次画完要很惊喜的夸奖,有了正反馈孩子就会很有成就感,也就会更喜欢画,这是个良性循环。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不用一上来就学习很多很难很枯燥的专业知识,孩子小理解不了那么深,还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下图是我们家4岁宝宝在这样的鼓励下,从笔都不会拿,到现在随意涂鸦的效果。
6岁以后可以专门练习些线条基础了,可以从练习卡通画入手,一点点练习线条笔触造型能力。因为孩子都比较喜欢卡通形象,这样学习过程不至于太过枯燥。造型能力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就好比大厦的地基,地基打好了,上面的建筑才会扎实牢固。
线稿完成以后,就到了涂色环节,学习体积感的塑造。上色过程可以练习彩铅、水彩、水粉及其他各种颜料,孩子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跟决策能力,如果觉得对哪种更有兴趣,就可以专门针对性的学习了。其实这些绘画种类也只是所应用的工具跟表现媒介上的差别,基础知识方面都是类似的。不同的就是要去学习和练习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现在很多专业画师已经脱离了这些传统的物理媒介,转而使用板绘,也就是用电脑、手绘板、pad等电子产品来完成画作了。
如果觉得有帮助到你,点个赞吧~
我跟孩子正在实践的路上,主页一直在分享我们的画画日常,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我吧~
对于孩子学习美术,目前让一些家长感觉到很茫然,美术的门类很广,单就绘画艺术来说,也分油画、国画、丙烯、水彩、水粉等手段。因此,让自家的孩子从哪方面着手学习,我给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她)手握一支笔,就会在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因此,4岁前的孩子,可以任意涂鸦为主,也可结合一些涂鸦本进行对线稿图案的涂色练习,工具要求简单且安全,如水彩笔、油画棒、蜡笔。
4-6周岁小朋友可以进行创意画的学习,老师或家长给与一些主题性的引导或故事陈述,让孩子充分发挥其想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创作,这个阶段,除上述讲的工具外,还可以增加水彩、水粉、剪纸、手工等形式,尽可能的丰富技巧,但是油画或国画等专业性极强的没有必要,一是技巧要求高,另外,绘画工具也太繁琐,比如油画就需要布、框、架、调和油,油画刀等,孩子打理起来太难,徒增太多麻烦。
7岁以上,可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一门深入的形式,但最好都从素描学习开始,具备一定的立体塑形基本功以后,再结合水彩、水粉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到小学高年级段,则可以独专一项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学习,如:国画、水彩、油画。
二、要了解学习的目的:
有些家长是想让孩子通过绘画的方式得到艺术美学的熏陶,从而提高孩子的创意动手能力,为未来的人生打好一个基础,因此,只要符合孩子兴趣,家长要尽可能鼓励,更不要勉为其难,只要具有一定的手绘表现能力即达到了目标。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绘画特有的敏感性和热爱,而且有超出一般孩子的绘画表现力,那么家长针对孩子可以着重进行美术绘画的培养,使之往美术的专业道路上进行发展,要给孩子找一个好的美术指导老师和专业班,到了初高中阶段,要合理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最终参加艺考,考上自己心仪的美术院校。
很多父母一看孩子爱上了画笔,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有绘画天赋,绝不能浪费,赶紧报个班,最好能考个级,为将来升学增加点“份量”。但是不少教学专家却建议,12岁前,孩子不适合美术考级。当你的孩子爱上画笔,也许是天赋,但更多的可能却是他的绘画敏感期来了。
科学家早就发现,孩子从3岁、4岁就开始了画画敏感期。孩子在画画敏感期到来时,往往通过涂鸦和画各种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是孩子在表达能力不够完善时的一个补充,也是孩子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儿童独有创意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时候,家长该做的就是陪着孩子“玩”画画。
“儿童美术的最大价值在于创造。而非技巧。”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馆长薛文彪从事创意美术教育多年,在他看来,儿童应该在12岁以后才开始学习素描、速写、造型、明暗这些传统美术基本功,过早学习没有意义。“儿童跟成人不一样,儿童阶段的基础应该是:色彩、构图、认知、大胆表现,以及掌握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包括水彩、水粉、油画、炭笔、水墨等等。”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陈发奎同样认为,儿童绘画是最典型的直觉反映,在诸多印象面前适当引导,使儿童一开始就进入创作成为可能。陈发奎赞同儿童画的“不似之似”:“不似为欺世”是不符合印象和感受,“太似为媚俗”又有过于理性和概念化之嫌,缺乏童趣和艺术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