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人临死之前作出的诗句?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到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近代革命烈士的有夏明翰《就义诗》等这些印象较深的诗。这些诗都是诗人就义前写就,表达了诗人慷慨就义的悲壮或壮志难酬的哀叹,读之让人感动,让人敬佩。现摘录几首:


一、《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写这首诗时,其时离文天祥被杀还有3年,这是他被俘后,张弘范让他写信劝降其他抗元义士时所写。文天祥没有理会写劝降信的要求,抱定一死的决心,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诗篇,特别是最后一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激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二、陆游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现了诗人一生志在收在收复失地的心愿,倾注了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三、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被捕前,他就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四、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首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烈士就义前写下的绝笔。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被捕后敌人的种种酷刑都不能让他屈服,慷慨就义后他和他的这首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五、夏完淳《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顺治二年(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其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次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顺治四年(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年仅十六岁的他,并未对生命的短暂而感慨,而是对大明江山的沦落而悲痛,此诗至今让人感动落泪。

问题:有哪些诗人临死之前作出的诗句?

前言

《论语》有记: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鸟之将死 ,其鸣也哀。”

宋代朱熹解释说:“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论语集注》),意思是说:鸟因为怕死,而发出凄厉悲哀的叫声;人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能反省自己的一生,回归生命的本质,这时便会说出善意的话来。

依据题主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那些流传千古的“绝命诗”

生命诚可贵,诗情永流传

  • 民族英雄——文天祥《过伶仃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文天祥1283年1月9日就义,这首诗虽然不算临终之作,但有临死之意。


  • 爱国诗人——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诗仙李白《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终歌》是李白临终之时长歌当哭而作的诗,可以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太白先生的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诗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据史料记载,此诗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所作,当时东坡先生已年逾花甲,由于疾病原因,感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也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


  •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9月28日,作为维新变法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首《狱中题壁》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谭嗣同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


  • 李鸿章《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1901年清政府重臣李鸿章,这位风烛残年老者,在经历了多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在诀别人世时,留下了这首凄凉无奈悲怆的“绝命诗”。


  • 于佑任《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国民党元老。1949年,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他临终写下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家国有殇。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矢志追求,这首临终诗成为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 “风流才子”唐寅《伯虎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寅(yín),字伯虎,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 《就义诗》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烈士。这首诗是1928年夏明翰烈士在武汉汉口被反动派枪杀。在临刑前,慷慨作了这首简单明了的诗。

这首诗大义凛然,气壮山河——它是号角,它是战鼓,它是军旗,激励着千千万万革命志士为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一往无前。


@兵法天下 如是说(结束语)

  • 生老病死,爱恨离怨,皆乃人之常情,不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是人似乎都摆脱不了这一自然规律,哪怕是那些大诗人,首先他是人!
  • 然而,当生命走到了尽头,这一刻真正来临之时,不同的人将会用不同的姿态去面对。
  • 当然,类似这样的诗词还很多,“绝命诗”、“临终诗”屡见不鲜,我这里也就抛砖引玉了,敬请读者添加补充!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大家好!我是@兵法天下 ,真诚感谢题主邀答,与大家分享这一话题。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看到此问,让我想起陈毅的《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之所以很快想到它,一来,小学课文里有学过。当年老师讲了个故事,据说陈毅将军被敌人围困住了。敌人搜山没有找到陈毅,就放火烧山。当滚滚的浓烟,熊熊的山火逼近陈毅将军的藏身之处时,陈毅写下了《梅岭三章》。将军写完这首诗后,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老天突然降起大雨来了。将军幸免一死,天意呀。《梅岭三章》第一章表达了将军视死如归,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哪怕是死后的灵魂都要跟敌人战斗到底。第二章是鼓励活着的同志要不畏艰险继续进行革命事业,期待他们胜利的消息。第三章表达了将军坚定正义的革命道路,一定会得到全中国的肯定。二来,我到过梅关古道,记得当时我们踏着古老的石子,穿过那崎岖的古道,到达山顶的古道雄关。我们通过这古老的关墙后,看见一块巨大的青石立在道旁,刻着两个巨大的字——梅岭,对此印象特别深刻。

人到了七十岁应该有什么心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人到七十岁,人生的重任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修身养性。半聋半瞎半清醒。少管闲事多运动,无病无灾身体棒。游遍祖国好河山,少给儿女添麻烦。

不管七十岁还是八十岁,都应心态平和。不去想多少岁。过好每一天要紧。有的人一过七十岁,觉得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世时日不多了,一天的唉声叹气。感觉离死不远了。其实,大可不必。想也没用,自然规律,人人如此。早晚而已,不管高官还是平民。都如此,何必去想它呢?该来的,早晚要来,还不如不想。爱咋的咋天。只要今天还喘气,就应高兴才是。过好每一天,做好两件事,吃好,运动好。快乐每一天,才是老年人应有心态。顺其自然渡余生。心太平和才长久。

1、身体好的男性也不要再去寻花问柳了,以免晚节不保。

2、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多活一天就赚到一天毕竟70古来稀。

3、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好照顾自己和老伴。

4、少年夫妻,老来伴,更加珍惜彼此,这时子女已成家立业。和你相依为命的就是老伴了。

5、夫妻两个中肯定有一个身体好点,一个身体差点的,那身体好的应该主动照顾身体差的。不要认为对方是累赘。

6、这个时候老夫老妻,就不要为点小事吵架了,晚辈会笑话的。

7、明白除了生死无大事,内心强大,勇敢面对生活。

8、这把年纪就不要再想着为子女存钱了,再不为自己花钱就没有机会了。

9、身体有点不舒服就赶紧看医生,不要拖成大病,自己痛苦还连累子女。

10、看淡生死,万一老伴先自己一步走了,也不用过于悲伤。谁都有那么一天,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自然规律。

11、心眼要大,别再跟任何人一个钉子一个眼,非得争个输赢。

12、手里的钱要藏好,它可是你和老伴的救命钱。不到最后一天不交出来。

13、手指有长短,有孝顺的也有不孝顺的,凡事要想开。(至少没有全部都是不孝顺)

14、想要孩子孝顺就要一碗水端平,不要让子女觉得自己偏心,会影响一家人的关系。

15、千万不要在女儿面前说儿媳闲话,他们晚辈也不容易,别让他们担心。

16、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再斤斤计较了,在家里生闷气,对身体不好。

17、不要熬夜搓麻将,老年人体质下降厉害,熬夜更容易生病。

18、有空就去外面走走,跳跳广场舞、下下棋,多参加老年活动,闷在家里,容易得痴呆。

最美不过夕阳红

老年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一代老中师生,现如今过得怎么样?

我是八四年毕业的老师范生,说实话当年选择师范学校还是因为家在农村,一个“穷”字了得。听说上师范有伙食费补助,毕业就拿工资了,就上了。其实按照我的成绩,如果家庭条件好,上个高中,考个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好在一路走来虽辛苦,但也知足了。学历上,先中师后函授专科到最后自学本科,不管怎么说合格了。调了几所学校,从初级中学到普通高中,现在在一所中专学校任职。教师资格最终也混到了中高。现学校在城乡结合部,离省城不远,二、三十公里就到市区了。娶了个商品粮户口没正式工作的老婆,只敢生一个孩子,碰巧是个男孩。一个人拿工资养活三个人,可想而知当年的生活有多么拮据。好在本人脑子不笨,在房价最低的时候,借钱买了几套房子,少了十屁股账,还了九屁股了,还欠一屁股账。现日子好过多了,儿子大学毕业接着就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又考上公务员,老婆打工满十五年工龄,去年也拿到国家退休金了。还有几年我也要退休了,回过头来看,虽辛苦也值得。人一定要想得开,知足长乐。我经常跟老伴说,一转眼就老了,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身体搞好,不给医院和孩子添麻烦就得了。

师范毕业转眼三十多年了,想当年在班里我也是个不老实分子,一心想找个女同学,摆脱农村苦力。也曾经给同班的女同学写了一封求爱信,女同学也约我谈了两次话,后来毕业了也没确定恋爱关系。再后来工作后,听说那位女同学改行从政,到了市政府上班,我的心彻底凉了。当初被分配到农村一所初级中学任教,偏远地方不好找对象,所以最后就找到现在的老婆。前几年在一个同学儿子的婚礼现场遇到了我的那位女同学,我们已三十年未见了,我一下子就没认出她,唉!都老了!可她的女儿才十来岁,后来有位同学说,我的那位初恋同学差点就单身了,她三十几岁才结婚。我心里窃喜,难道她一直在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