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1.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投龙铜简,木叶碗。
2.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猴王砚。
3.广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羽纹铜凤灯。
4.台湾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翡翠白菜。
5.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素纱禅衣。
6.江苏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银缕玉衣。
7.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象牙球。
8.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蚕织图)。
9.河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莲鹤方壶。
10.安徽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楚国大鼎。
11,山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玉璧。
12.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鸟尊。
13.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
14.河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缕玉衣。
15.陕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环。
16,四川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张大千仕女佣衾图)。
17.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牛虎铜案。
18.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青铜虎。
19.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玉琮。
20.吉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龙纹高足碗。
我们于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饶有兴致地来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参观游览。
在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中有三件比较特殊的镇馆之宝,它们分别是:1.素纱禅衣 2.Τ型帛画 3.千年女尸。
这三件镇馆之宝都出于一座古墓群中,而此古墓群的主人为西汉长沙国的承相利苍。在利苍的古墓群内一共挖出了三座古墓。一号墓是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二号墓是利苍本人,三号墓就是利苍的儿子。
然而这三件镇馆之宝是举世无双,莫此为甚,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
了解文物也是了解我国历史,为的是更好地传承中华精神。
随讲解员我们来到二楼,了解三件镇馆之宝。
第一件:素纱禅衣。走进细看,这禅衣可谓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虽说历史抹去了它的光辉,但仍看得出手工的精致与巧妙。据讲解员介绍禅衣长一百二十八厘米,通袖长一百九十五厘米。共用料约有2.6平方米,却仅重四十九克。可以说,这件素纱禅衣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禅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它也表明了当时西汉的纺织技术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
第二件:Τ型帛画。镇馆之宝Τ型帛画更是无与伦比的。Τ型帛画是出殡时张举的一种铭旌,据说把它与人葬在一起,可以招魂复魄,使墓主人死后的灵魂不会在人间作乱,所以这幅Τ型帛画的内容大致由神话与想象构成的,其场景十分诡异、绚烂,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堂、人间和地狱的景象。
第三件:千年女尸。这具女尸并不是一般的女尸,她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千年不腐。据说她刚出土时,皮肤有弹性,关节可以活动。深埋两千多年,竟保存得如此完好,堪称世界奇迹。
虽说在辛追夫人被发现之前,世界上确实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尸,但是那都是以木乃伊形式存在的。辛追夫人可是一具以湿尸形态被保存了两千多年的古尸。
当你现在踏入湖南省博物馆,就能看到辛追夫人的遗体单独保留在一个展厅当中,每日慕名前来观看辛追夫人的游客络绎不绝。
1963年,陕西省兴平市豆马村民赵振秀准备给自家牛圈垫一垫,于是便到村北的大土坡上取土,在挖土的过程中,突然“当”的一声响让她停了下来,她急忙弯下腰查看碰到了什么东西,把土拨开后竟发现一个灰色的陶瓮,打开这陶瓮后她惊奇的发现里面有一个似牛非牛的东西,而且上面布满了漂亮的纹饰,拿出来后还闪着耀眼的金光,于是她高兴的把宝贝带回了家。 “没有不透风的墙”,赵振秀挖到了宝贝这事儿很快传开了,村支书觉得事情重大立刻打电话向上级报告此事,很快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就来了,专家看到此物后几乎惊掉了下巴,我滴个乖乖,这东西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宝贝,遍布精细的嵌金流云纹向他诉说着这是典型西汉皇家的器物,做工刻画极其逼真。 尔后专家转脸语重心长的对赵振秀说:“凡是地下出土的文物都归国家所有,你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为了鼓励你的捐献行为,国家可以给你进行适当的奖励。”老实巴交的赵振秀一听专家说这话,二话没说就把铜犀尊给上交了。后来专家奖励了他50元现金,将铜犀尊带回了博物馆。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考古专家也变成了耄耋老人。当回忆起这尊铜犀牛时,老专家后悔的说:“这么珍贵的文物,当初给人家50确实有点少了。”下图是老猪实拍的如今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一级国宝《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各位上眼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