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这对教育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2017年我国新生婴儿等级户口人数是1500万+,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1000万+,4年时间我国新生婴儿出生率锐减40%

新生儿出生率锐减40%意味着不但对婴幼儿产品、各种培训将产生巨大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意味着我们整体教育资源将出现严重过剩!

我们假设某区域有两所学校,一所重点小学,一所普通小学。每年各自能招生500人。两者合计就是1000人。按照新生儿出生率锐减40%,也意味着在未来这个区域只有600人的生源。

如果政府不干预,会出现什么情况?

重点小学依然能保证500人的生源,普通小学就只能招到100人

这就很尴尬了。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合并学校,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生源的综合调配。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民办学校进行民转公就是一种必然。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重中之重的基础行业,它的发展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看的出来的。在制定国家大的发展政策是,百业发展教育先行。

人口的出生率持续下降,意味着将就的入学适龄儿童的减少。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按照现在的在校生人数设定的,如果出生率下降,势必有的学校被关闭合并,因为大部分教师教学时间都在30年左右,而小学入学年龄是6岁,所以当这些孩子六岁的时候,现在刚入职的教师还要工作24年,当然也会有教师退休,这样的话可能教师不会多太多。但是学校还是要砍掉的,会造成资源费的浪费。有的人说拆了搞房地产,人都少了,住房本来就过剩,有谁还去买房。小孩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老师过剩,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变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竞争压力。

当然,学生人数的减少也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得提升,人数少了,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照顾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学习的更好,国家得高精尖的人才不会减少太快,因为这类人本来就少,需要的也少。但是国家建设需要的普通劳动力会逐步减少,会造成劳动力不足得局面,影响到国家快速发展。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了人一切免谈。所以国家及时修改政策,鼓励大家生三胎,正是我国伟大之处,不用议会讨论,直接快速对接,相信我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说一个我身边的事情吧。我老婆家在四川一个比较偏僻的县,他们那边镇上的中心小学已经被取消了,合并到隔壁镇去,原因就是几乎没有生源了!他们那边的情况主要是人口外流非常严重,年轻人基本上都去了省城或者市里面,同时加上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镇上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上学的小孩了。

现在家庭好一点的都要想方设法将孩子弄到县城去读书,要是家庭条件再好一点的一般都会弄到地级市甚至省城读书。

现在新生人口如此少,加上这几年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生源会大幅减少,最终会导致几个镇的中心小学、初中合并,这对于在农村的教师来说不是一个好事,同时对于仍然留在农村的适龄学童也不是什么好事,未来可能小学、初中就得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