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一高美术生都考些什么?

统考一般包括的科目有素描、速写和色彩,具体详细考试内容以学校安排为准。

素描通常包括人物和静物,人物里面又分为头像、半身和全身,素描时要注意细节的表现,这会是最后审阅的加分项;速写包括人物速写和风景速写,速写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有层次感;色彩一般分为静物、风景和人物,要注意色彩鲜明,构图饱满。

校考是需要到你报考的学校里面参加专业考试,按照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考试科目也会有所不同。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莫名其妙离奇的失踪了?

今天我们说的名人失踪案,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是周昆。


周昆,少将,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八路军)115师参谋长,湖南平江人。

1927年随***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参加过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周昆多次历任军长、师长等职务,比如红四军军长,三师师长,红二十一师师长,红八军团军团长。

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115师参谋长一职是周昆在担任。

1938年3月,山西,周昆携款失踪,下落不明。

据《彭德怀全传》记载,彭德怀从汉口返八路军总部,途经临汾,见到周昆。

当时周昆曾向彭德怀发过牢骚,大体的意思是,周昆觉得八路军方条件差,待遇不好,身上没有钱。而国民党方面条件好,住旅馆,吃酒店。

彭德怀大吼一声,"那是国民党,你是***!""周昆还不住嘴:"这次孔祥熙给了3万银洋,叫我带回做慰劳费,说115师保卫了他的家乡,人家可大方!……"

最后气得彭德怀暴跳不已,拍桌子痛骂了周昆一顿。

之后,周昆就不见了踪影。

周昆携巨款当了逃兵


1938年2月间,周昆领取了国民党给的6万元军费,周昆携款一半——3万元钱潜逃。当然也有说是周昆是带着孔祥熙给的3万元支票跑掉的,也有说是一共有10万元,但他带走了3万元。

主流的说法是周昆当了逃兵,但是也有人说周昆是被人打死了。

周昆后续情况如何?去了哪里?说法如下:


其一,回了老家,此后再未离开过。建国后组织上对他进行过调查,结果证实他没有参加过任何反革命组织,无反革命行为。

其二,去了瑞士,成了慈善家。中国改革开放后,化名回到大陆,积极的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其三,与富家小姐私奔,结果在花光了公款后,被抛弃,后回国被人打死。

其四,周昆在回部队的过程中,被土匪或其他不明分子突然袭击身亡并被秘密埋葬。

我的看法如下:


我觉得周昆虽然曾对彭德怀发过牢骚,但是并不能说明他一定是见钱眼开的人。毕竟周昆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从***秋收起义开始就参加了革命斗争,历任多届军长、参谋长等职务,可以说经受过组织的严格考验。

至于他和彭德怀发牢骚,只是说明他把彭德怀当做主心骨,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和不满。

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周昆自己携带巨款,很可能被坏人盯上。而坏人也不知道周昆的身份,或者就在他的后脑勺上就是一闷棍,周昆就做了冤死鬼,然后被掩埋。

毕竟在那个乱世,死一个人也不算个事,即使去找,也不会被找到。

如果周昆不出意外的话,那么建国后,他一定是开国元勋。

1938年3月,八路军115师参加了太原保卫战的外围作战之后,奉命准备到吕梁山区去建立抗日根据地。正准备带领部队前往吕梁山区的115师林师长得到了一个很糟心也很让人震惊的消息,该师参谋长周昆带着刚从国军那边领来的3万元的军费走了。

这个周昆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湖南平江人,参加了秋收起义,跟着主席一起上的井冈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就属于持有原始股的老股东。之后,周昆的职务一路晋升,先后担任过红三十四师师长、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军长、一军团第十师师长、第三师师长。此外,还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到长征前,红军队伍扩大之后,新编成了两个军团,也就是八军团和九军团,就军团军长罗炳辉,八军团军团长就是周昆。

他这时候的这个级别有多高呢?这时候的粟裕还是师级干部,参加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时候,才出任红七军团的参谋长,而这时候的陈赓还只是红军干部团团长,罗瑞卿在一军团担任参谋长,黄克诚长征时期在三军团当师长,罗荣桓在一军团当政治部主任。而这时候的杨得志、杨成武等人,都还只是团长,在抗战开始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一方面军被改编为115师,下辖两个旅,师长众所周知,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谋长就是周昆。

资格又老,职务又高,而且长期担任军事主官,虽然没上过军校,但是却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又能出任115师参谋长,可见周昆的军事能力是不差的,起码是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认可。尤其是红军大学校长,这个职务可是很不一般,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有过正轨军校训练的人担任,周昆并没有上过军校,却能担任这样的要职,说明他的军事水平要超过当时许多同级别的干部。

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老同志,而且是高级干部,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经历了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初到陕北时期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岁月,都活下来了,而且也熬过来了,见过多少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那是真正的百战余生,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但就是这样一位老革命、老红军、高级干部,却在抗战开始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的时候,仅仅为了三万元,就携款潜逃了,说出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他却真的就这么干了。

关于周昆携款潜逃,一直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解释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周昆曾经走位115师参谋长到武汉参加过国民政府组织的参谋长会议,他在会上见到国军其它部队的参谋长都有小汽车,收入也高,生活条件优越,而他却感觉自己很寒碜,所以有些怨言。他还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给了他三万元,让他带回来犒劳八路军,以感谢八路军保卫他的山西老家。在会议结束后回到八路军总部时,周昆还曾在彭总面前抱怨过这个情况,当即遭到朱老总、彭总等八路军总部首长的严厉斥责。

不过,这个解释似乎稍显勉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各级干部和国军的各级将领都有所接触,也不免有人出现过这样那样的思想波动,尤其是曾经的黄埔学生,虽然在红军时期和他们的同学都是对手,但是现在抗日时期见了面,都很热络,更容易出现这种攀比心理。更不用说贺老总这种参加革命前就已经担任过军长职务的人,连肖劲光、李富春在北伐时期都挂过国军中将军衔,但他们却都没有贪恋荣华富贵,而是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何以周昆就突然见钱眼开,携款潜逃了呢?

无论这个解释是否靠谱、可信,周昆这样一位参加革命多年,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革命、八路军的高级干部,确实就此脱离了革命队伍,再未在历史上出现过。对于他的下落,一般的说法也都是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度过了一生。而他虽然携款潜逃,但是因为并没有投降国军,也没有投降日寇,所以并不是叛逃,只能算是一个逃兵。所以,后来也并未追究过责任,当时又兵荒马乱,没有查找过他的下落。如果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尚在人间,看到那些曾经的战友都成了元帅、大将、上将,他又该作何感想呢?

1938年7月31日,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宣侠父将军一夜未归,神秘失踪了,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

抗战爆发后,红军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工作,由于条件的限期,红军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并没有正式执行军校制度。

但为了方面与国民政府交接工作,八路军和新四军部分各级将领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曾被国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军衔,如彭德怀、**、刘伯承、***等人授予中将军衔;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有徐向前、陈赓、聂荣臻、左权等。而担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的宣侠父,早年没经历过红军长征,资历尚浅,能授予少将军衔,足以看出宣侠父是八路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宣侠父,浙江诸暨人,自幼天资聪颖,2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东渡日本留学,回国不久后便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并加入到了我党。1924年,满腔热血的宣侠父考了黄埔军校一期,当黄埔成立成立学生党支部时,蒋介石为了培养自己的亲信自己内定了党小组各组长,立刻引起了性格直率刚毅的宣侠父不满,完全不顾蒋介石校长的身份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再加上身份特别的原因而令蒋介石十分恼火,最终不肯向蒋介石低头的宣侠父遗憾的告别了黄埔军校。但在校期间结识了胡宗南、蒋鼎文等人,而蒋鼎文成为了后来宣侠父在西安的离奇失踪的罪魁祸首。

离开黄埔军校不久后,宣侠父参与创建了甘肃第一个党组织,并来到了西北军冯玉祥部任职,由于精明能干而且口才和文采极为出众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和重用。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后,冯玉祥追随了蒋介石的政策而将宣侠父驱除出西北军,宣侠父只好回到家乡开展抗日救国工作,并结识了抗日斗士、民族英雄吉鸿昌、孙蔚如等人,此时的宣侠父已经是我党在浙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宣侠父在南京、山西等地从事联络抗日反蒋活动,推动各路军阀建立抗日联盟,并与吉鸿昌等人在天津宣传与组织反法西斯大同盟,一度令蒋介石咬牙切齿。而此时已经出将入相的黄埔同乡蒋鼎文建议蒋介石重新启用宣侠父,蒋介石难得这么大方立即发出了委任状,但宣侠父直接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在与吉鸿昌等人成立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失败后,宣侠父继续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西安事变后,1937年初已经具备丰富革命工作经验的宣侠父,被***亲自点将调到西安从事民族统一抗日工作,同年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主要的任务是协调双方的关系工作,而此时的黄埔同乡蒋鼎文担任西安行营主任。宣侠父在西安期间经常行走于国民党高层将领间,特别是与胡宗南、杨虎城旧部等关系非常密切,西安的抗日救亡运动也进行的热火朝天。

由于立场的不同曾引起了同乡蒋鼎文的顾虑与不满,只好给宣侠父安上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上报了蒋介石。蒋介石看了蒋鼎文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宁可信其有不可其信无,于是动了杀机并召来了军统局的戴笠,立即制定了对宣侠父的暗示计划。其实,宣侠父从来到西安的那天起就被军统盯上了,由于宣侠父头脑灵活、口才极佳,具备出色的宣传与组织能力,蒋介石一直对宣侠父放不下心。

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彻夜未归的宣侠父引起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警惕,对宣侠父的失踪极为重视,西安办事处坚持追查到底,开始动员可用的一切力量秘密寻找宣侠父的下落,但都然无音讯。经过十几天的查找,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已经预感到了不幸的事已经发生了,于是向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要人,而蒋鼎文干脆装聋做耳,延安方面只好向蒋介石提出了**,但也无果。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对宣侠父离奇失踪一筹莫展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月以后,我方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秘密情报人员透露了一条重要的情报,宣侠父已经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了。源于蒋鼎文下发奖金犒赏参与行动的特务人员时,因分账不均而走漏了风声,至此宣侠父失踪案才水落石出。纸终究包不住火,蒋介石和蒋鼎文最终面不改色的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