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远的伊苏的发展历程

这里将Ys系列的发展轨迹简单概括为四个字:“起承转”,以及不算结局的“合”。

1987年6月 Ys1—Ancient Ys vanished~omen~(PC-8801)

(参考译名:伊苏1—失落的伊苏古国~序~)

剧情梗概:为古老的“伊苏国”传说所执着的红发的少年勇士Adol穿越被结界阻挡的海域来到伊苏旧址——艾斯塔里亚,并与失忆女子菲娜和吟游诗人蕾雅相识。受占卜师莎拉的指引,Adol开始收集传说中的六本“伊苏之书”,在魔兽频繁出没的艾斯塔里亚踏上了冒险旅程……

由桥本昌哉担任游戏原案的Ys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无数游戏爱好者。当然,PC游戏史上关于Ys的记载决非“爱好者众多”这么简单:1987年,Ys的诞生创造了日式ARPG的经典。

Ys以“亲和力”为核心所传达的是一种崭新的游戏理念:不再强调游戏操作的难度,但仍保持紧张刺激的操作性;游戏画面朴实清新;剧情长度恰到好处;系统参数简明扼要;存档设定体贴周到;音乐和战斗系统突破窠臼……游戏处处站在玩家的立场上着想,同时将游戏趣味性充分体现。这对于当时以高难度标榜可玩性,以大容量华丽画面和气势宏大的故事情节标榜品质的游戏风潮而言是一次立场鲜明的挑战。

PC版Ys的地位已是如此,移植家用机后Ys更是盛誉满载。FC、MD、SFC、PC-E、SS……直至后来的PS2版,Ys各种移植版充分发挥了家用机优势,不仅知名度更上一层,受众市场也被开拓得更广。

1988年4月 Ys2—Ancient Ys vanished~the final chapter~(PC-8801)

(参考译名:伊苏2—失落的伊苏古国~终章~)

剧情梗概:集齐六本“伊苏之书”的Adol被强大的力量传送至空中大陆——古伊苏国。被明朗的村中少女莉莉亚救助后,Adol在空中大陆展开了新一轮冒险。菲娜与蕾雅的身份居然是创立伊苏的双生女神!而古伊苏国、六神官与“黑珍珠”的历史也逐渐浮出水面……

Ys2的诞生获得了压倒性的成功。各种PC游戏奖项几乎拿了个遍,人气如滚雪球般越来越旺,跟风游戏也纷纷登场。Falcom的黄金期至此达到高潮。

除了沿袭Ys1的优雅风格和游戏系统,Ys2还添加了魔法元素和更多游戏场景,丰富了游戏操作性,并成功呼应前作构架起完整的Ys世界观,使史诗般的故事背景一览无余。游戏配乐更是联合前作一起被奉为经典。

由此,Ys前两部作可谓珠联璧合,缺一不可。上文提到的PC-E移植版就是1+2合集。由Hudson制作发行的PC-E版,以强大的感官表现力使Ys魅力大增,被称为Ys移植版本的“最高杰作”。

后叁部的发展路程曲曲折折,却始终没有走出前两部的阴影。

1988年7月 Ys3—Wanderers From Ys(PC-8801)

(参考译名:伊苏3—来自伊苏的冒险者) Up!!

剧情梗概:故事发生在Adol结束艾斯塔里亚冒险两年后,已是职业冒险家的Adol与伙伴多奇共同来到多奇的故乡菲尔加纳(音译)调查一系列不明原因的灾难。在与少女爱蕾娜的接触中,Adol发现爱蕾娜的哥哥查斯特为了复仇居然意图唤醒的古代魔王加尔巴兰……

Ys3是一部外传性质作品,游戏风格完全跳出前两代Ys的模式:画面由俯视地图改为横轴移动,战斗系统加入多种动作元素。尽管操作性的丰富和横轴画面的细致表现都是Ys3的亮点,但系统改革和风格转型却造成了玩家评价的两极分化局面,且世界观和情节设定相较前作也显得感染力不足。换言之,Ys3革命并未成功。

小八卦:据说Ys3的程序部分是由Falcom本社的SORCERIAN(七星魔法使,横轴ARPG游戏)制作小组负责开发的。大概可以解释风格差异的根由。

1993年11月 SFC版Ys 4—Mask of the Sun(tonkin house制作)

(参考译名:伊苏4—太阳的假面)

1993年12月 PCE版Ys 4—The Dawn of Ys(Hudson制作)

(参考译名:伊苏4—伊苏的黎明) Up!!

剧情梗概:本作顺承Ys前两部的故事情节,继续讲述Adol离开艾斯塔里亚来到赛尔赛塔(音译)地区,为了揭开给当地带来繁荣的“太阳的假面”之谜而展开的冒险。

Ys4大概是目前全系列中经历最曲折的一部:当时Falcom计划将Ys4投入家用机市场,并决定在SFC、PC-E、MD叁个热门主机上同时推出,于是只做了Ys4的游戏原案,将游戏本体交由其它几家公司来制作。这样大胆的企划即使今天也没有哪家公司敢尝试。最终MD版中途停止开发,顺利发行的只有Tonkinhouse的SFC版和Hudson的PC-E版。由于Falcom主动放权,两家公司都在各自的Ys4中做了自我发挥,SFC版还能基本忠实于Falcom原案,而PC-E版的剧情就与原案产生了诸多矛盾。虽说PC-E版东家是有名的Hudson,不仅游戏感官效果上乘,制作阵容也相当豪华,但Falcom的公认立场还是倾向于老老实实的SFC版。然而无论如何,Ys4至今仍处在没有原版的尴尬境地。

Ys4在系统方面重返Ys前两部的系统模式,情节大致顺承前两部,并对伊苏古国的世界观做了进一步解释和延伸,但延伸世界观的剧情评价一般,甚至被戏称为“消化不良”。而当时各类大作纷纷搭乘PC-Engine和SFC的顺风车,与《最终幻想》、《圣剑传说》这些经典大作相比,Ys4明显的后劲不足。

PS:2005年Taito移植PS2版Ys4时又一次对剧情作了大幅改动,然而由于Ys4没有F社原版,即使希望维护原剧情的Fans也无从施压,Falcom也只能被动地对PS2版Ys4的“a new theory”听之任之了。

1995年12月 Ys 5—Lost Kefin,Kingdom of Sand(SFC)

(参考译名:伊苏5—失落的砂之都凯芬) Up!!

剧情梗概:结束艾斯塔里亚冒险叁年后,Adol来到隐藏“幻之都”之谜的阿弗洛卡(音译)大陆,为揭开消失于沙漠中的神秘古都之谜展开又一轮冒险……

Falcom针对SFC主机开发的第一部兼最后一部游戏。Ys5再次对故事风格和系统做了新的尝试,战斗系统融合了Ys3的动作模式并加入炼金魔法,配乐则是完全交响化,彻底颠覆前代的电声摇滚风格。Ys5的变革和Ys3一样引来了部分玩家的争议,同时受3D游戏风潮乍起的影响,SFC主机开始走下坡路,且市场多被人气作品抢占,Ys5的发行量和销量都与当年的阵势相去甚远。

小八卦:Ys5的原案由“卡卡布之父”早川正担任,英传系列爱好者或许能从Ys5里感受到些许英传味。

审视了Ys3-5无缘于辉煌的表现后,Falcom将目光投向了Windows平台。

(永远的伊苏1,Windows)(《Ys1》Windows移植版) Up!!90年代中后期,由于PC游戏市场遭受家用机强烈冲击,外加转战家用机市场战略失策,处于黄金期边缘的Falcom势头渐衰。1996年后Falcom抛弃了穷途末路的PC98市场,在新兴的Windows平台上接连复刻了叁部往日名作《新英雄传说》《七星魔法使》《Lord Monarch》,但由于过分拘泥于游戏原貌等原因,反响都很平淡,到了97年Falcom的运营已是相当萧条。这一年里Falcom背水一战,将87年出品的《Ys1》移植至Windows平台,冠名为Ys Eternal(伊苏永恒版,国内通译“永远的伊苏”)。

吸取了前叁部复刻版游戏的教训,YsE以全新面貌对初版Ys进行了再演绎,画面做到尽可能的细致,并大程度保留了Ys的“原味”。情节上作了部分补充修正,融合修订了各部Ys1移植版的情节和对白。在系统方面YsE大胆地沿用了最初版的“冲撞”战斗设定,不愧是秉承初版亲和力的“永恒版”复刻。此外,岩崎美奈子的优雅人设也为游戏增色不少。

YsE上市后获得了出人意料的强烈反响,单是“名作Ys的复苏”这样具有煽动力的宣传词就足以使已为人父母的元老级Ys爱好者们兴奋不已。YsE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或重温曾经辉煌的老牌名作,推动Ys的人气再次升温,Falcom也就此甩开了这一阶段运营萧条的包袱。

(《Ys2》Windows移植版) Up!!接应Ys1E的移植版。与前作相比,Ys2E的画面质感更上一层,虽然在故事方面没有过多补充,但大量地图的追加和细节的设定进一步完善了Ys的世界观。战斗系统的丰富性和界面亲和力都有加强,“冒险日志”的设计更是让人真切感受到Ys2E事无巨细的周到设定。由新海诚担任制作的OP动画也表现出几近完美的视觉效果。Ys2E获得了高于前作的强烈反响,发售消息公布后在Falcom官网掀起了疯狂的预订热潮,上市后销量更是直冲而上,成为日本PC游戏史上最畅销的游戏之一。

(伊苏1&2完全版,Windows)

YsComplete版集合了获得较大成功的YsE两部作品,并将Ys1E部分的画面质量提升至Ys2E的水平,同时再次由新海诚操刀为Ys1E部分重制了更具感官震撼的精彩OP动画。但这部“完全版”仅是将两部作品单纯地绑在一起,并未在剧情整合或新元素方面作任何文章,导致爱好者眼中的“Ys1&2完全版”基本等价于炒冷饭。

传说不会轻易结束,历史还在继续。

2003年9月 Ys 6—The Ark of Napishtim(Windows)

(中文译名:伊苏6—纳比斯汀的方舟) Up!!

剧情梗概:23岁的Adol挑战艾伦西亚大陆边缘海域的迦南大漩涡,遭遇罗蒙舰队袭击后流落至被大涡环绕的离海孤岛,并邂逅了精灵族的后代们……

2002年末,由于当年发售的《VMJapan》和《Dinosaor》销量惨淡,Falcom再次陷入财政危机,濒临破产的消息甚至传到了国内。除了大量复刻旧作重卖,接连发行海外代理游戏以缓解尴尬境况外,开发中的Ys6也成为挽救Falcom的底牌之一。

Ys6是Falcom的第二部3D游戏(第一部是Dinosaor),也是Ys系列首次使用3D引擎的作品。尽管Falcom在3D方面起步较晚,但Ys6的3D画面表现却毫不逊色:将即时运算画面的视角固定并适时变动,同时以更细腻的光影水雾效果对环境进行渲染,使Ys6的3D画面在展示宏大场景之余,依旧表现出2D时代的精巧细致。系统方面,结合3D引擎的新战斗系统极大提升了游戏操作的爽**,整体节奏也相当的明快。尽管剧情类似小品,但Ys6着实成功地标榜了Falcom新世代的技术实力。

“Ys”的老牌名号和Windows移植版的推广为Ys6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事实也证明Ys6的销售成绩相当可观,官方通贩的30000套限定版在游戏发售前一周就被热情的爱好者们订购一空,至于之前濒临破产的F社……Ys6发售数月之后便传来Falcom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消息,Falcom与韩国网络游戏公司签订合作计划的消息,Falcom觊觎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消息,Falcom计划开发大型游戏系统的消息……种种消息背后的潜台词是“Falcom被Ys6救活了”,可喜可贺!!

2005年6月 Ys—The Oath in Felghana

(参考译名:伊苏—菲尔加纳的誓约)

Ys3的重制版,沿用了Ys6的游戏引擎,战斗系统也基本沿袭Ys6设计。值得一提的是Falcom这次在前期宣传时没有循例标榜“永恒化”将复刻旧作的意义无节制地升华,而是有意回避了作为原案的Ys3。猜想Falcom是要借此甩掉Ys3原作的外传性质包袱,把菲尔加纳这部分的世界观充分延伸升级一下。不过写这段时游戏还没问世,只有等游戏入手后再作补充修正了。

见证了Falcom兴衰沉浮的Ys系列,在一个精彩的开场后即陷入了无尽的探索与尝试。相对于一些中途窜红的知名游戏系列,Ys所担负的压力与责任也许会更沉重。是传承历史还是突破历史?这个问题摆在每一部Ys续作面前,问号一次大过一次。

由日本FALCOM制作,2009年9月17日推出的PSP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伊苏7(Ys SEVEN)》,现公布了身为沙漠炎龙部族与峡谷风龙部族首领的2名新登场战斗伙伴相关资讯与一系列最新游戏画面,供玩家参考。

《伊苏7》是累计销售套数超过380万套的《伊苏》系列最新作,故事接续在《伊苏6》之后,承袭系列作简单操作与爽快动作的特色加以强化,并加入3人组队玩法。

本次官方公布了自古守护亚尔塔各(Altago)秩序的「五氏族」其中两个部族的族长兼队伍战斗伙伴幕斯塔法与麦雪菈,

伊苏7同人插画(20张)以及各自所统治的部族村落赛格拉姆与凯洛斯。

《伊苏7》作为伊苏系列的最新作,自然在系统上会继承系列“简单的操作做出爽快的动作”的特点,不过本作中在保留原本特点的基础上还做出了不小的变化。

在本作里,每个武器都有着其独特的技能,装备不同的武器就可以使用到不同的技能了。而每名角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必杀技,发动之后不但有华丽的演出,也会对敌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北京娱乐通宣布日本Falcom动作RPG游戏——伊苏系列的最新作《伊苏起源》简体中文版将于2008年1月18日正式上市。游戏讲述700年前伊苏王国发生的一切真相——2个不为人知的壮大冒险。

为了追击浮升在天空中的伊苏国而建立的巨大高塔。

为了探寻失踪女神的下落,聚集在塔前的12位年轻人...

充满谜团的<伊苏传说>即将揭开一切真相!

近距离作战的尤妮卡,远距离作战的尤格,各自的战法和掌握的战技各异,可以享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冒险体验!二人的性格和境遇也有所不同,各自的故事也会以不同的视点进行,展开完全不同情节。

伊苏系列的爽快操作感,在此作中提升至极致!

追加新要素<爆发>,将伊苏系列爽快华丽的操作性升华到了极致!通过二段跳、特殊攻击、战技等丰富的动作,可以轻松施展出各种流畅自在的动作。使用女神像的加护和克莱里亚矿石还可以对武器和能力进行强化!

可以攀爬到巨型BOSS的身上进行攻击!各BOSS也都拥有丰富多彩的攻击模式和反应模式,更加具有压迫力和挑战性。在伊苏I、II中出现过的BOSS也将以更加强大的全新面貌再度登场!

自由选择的难易度与追加的BOSS连战模式!

设置了[Easy][Normal][Hard]三种难度模式!不管是初学者还是高级玩家,都能充分享受到游戏的乐趣。通关之后还可以挑战[BOSS连战模式]。

在两个故事之后,还有第三剧情在等待着你...

二、伊苏起源的问题!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①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②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开始衰落。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③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奥运会由衰落走向毁灭。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的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就这样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了,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大多数比赛项目为现代运动项目的原始雏形,比赛规则简单,任意性很大,一些项目如最富有古希腊运动特色的角斗在现代运动中已经绝迹。

场地跑古代奥运会最早设立的竞赛项目,也是从第1届到第13届运动会上的唯一竞赛项目,距离是192.27米,这正好是运动场的长度。后来有了中跑和长跑,距离是192.27米的倍数。当时跑道无分道标志,运动场的边界铺以石块,就是起跑线,起跑姿势千姿百态,比赛时也只是比个先后,不计时间。古希腊人爱好跑步,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五项全能是运动会上的综合性比赛项目,与现代田径全能运动的比赛方法大不相同。例如,古代五项全能比赛有笛子伴奏,运动员路过时手持哑铃,铁饼实为石饼,标枪为当时的实用武器。前4项的竞技场内进行,摔跤则在神庙旁进行。摔跤参赛者必须是前4项的优胜者,摔跤必须获得第一名才能成为五项全能运动的冠军。在古代奥运会中,斯巴达人一直在这个项目上占优势,几乎包揽了历届的冠军。

角斗是古代希腊盛行的一种拳击和摔跤相结合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十分激烈,常常吸引众多的观众。

在古代奥运会期间,少年比赛项目是从第37届才开始设立的,年龄的界限并不明确,比赛项目也只限于场地跑、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角斗也曾举行过几次,但不持久。

此外,尚有精彩的文艺比赛举行,参加者为诗人、作家、艺术家和演说家等。文艺比赛是从公元前444年的第84届古奥运会开始的,当时被誉为希腊"历史之父"的格罗多特宣读了他的名作《历史》中的某些章节,歌颂了公元前490年在马拉松河谷战役中大败波斯军队的希腊战士,最终赢得首次文艺比赛的桂冠。艺术比赛也有奖励,甚至比体育比赛的奖励高,如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后的一届奥运会曾将属于体育比赛的奖励全部奖给了诗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和发展,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两大阶段,公元1986年开始至今举办的奥运会被统称为现代奥运会。 14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导致人们对古奥林匹克精神的赞扬。意大利早期活动家马泰奥·帕尔米里亚1450年提出要把古奥运会和平与友谊精神,贯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中去。在这一时期,对奥林匹亚的考察挖掘不断受到重视。德国人库齐乌斯率领的考察团,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挖掘,获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奥林匹亚村得以重见天日。1852年1月10日,库齐乌斯在柏林宣读了以“奥林匹亚”为题的考察、挖掘报告,建议把这个运动会恢复起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从1895年到 1889年之间,在希腊人札巴斯的倡导下,希腊举行过五次全国奥运会,但始终没有扩大。

19世纪的欧洲,随着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各国建立了本国的体育组织,有些国家举行了某些项目的竞赛,德国、瑞典、英国还形成了各自的体育制度或竞技运动。正当人们进而要求组织国际比赛时,第一批国际体育联合会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此外,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新的强大的威廉德国欲发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市场,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如果德国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到法国人民头上,所以法国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这样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复象征过和平和友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83年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并把它扩大到世界范围。1892年,他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思想,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同年,在巴黎运动联合会成立10周年会议上,倡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国的奥林匹克组织,建议于同年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同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上,15国代表决议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筹办奥运会,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还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并于1896年4月6日-15日在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了雅典大会。美国运动员詹·康诺利以13.71米的成绩获三级跳远金牌,从而成为第一位现代奥运会冠军。

现代奥运会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许女子参加的规定。在第二届奥运会上,尽管顾拜旦执意反对女子参加,女运动员还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属于男子的体育场。但性别歧视并未就此了结,田径运动直到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才对女子开放。奥运史上另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事是开始了现代奥运会诞生地希腊雅典引燃奥林匹克火炬,之后以接力方式传递至奥运会举办地,并在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的仪式。从1924年开始,现代奥运会又分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两种。当时在巴黎举行的是第8届夏季奥运会,在夏蒙尼举行的是第1届冬季奥运会。

以政治问题为由**奥运会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首开先河。英、法出兵苏伊士运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而前苏联出兵匈牙利导致瑞士、西班牙和荷兰拒绝跨进当时奥运会大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事件”,**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前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敬了美国。

丹麦自行车选手詹森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比赛中倒地身亡,自此,药物问题便形影不离地尾随奥运会。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世界和奥运会双料冠军、世界纪录创造本·约翰逊仰仗类固醇的事昭然天下。现代奥运会诞生100年来,历尽艰难,它的兴衰、荣辱牵动着全世界亿万民众,它为加强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及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抹灭的功绩,这是人们在回忆奥运会历史时所不会忘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