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比多少》练习题

比多少1、直接写出得数。  7+6=     14-6=    13-5=      12-9=     12-8=    19-7=   14-6=      4+7=    11-3=     8+9=    11-4=    15-8=2、在○里填“>”、“<”或“=”。  25○24    55○65    100○99    78○8744○45    68○86    29○31     75○423、选一选,填一填。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    少得多  1、90 比30(     )。   2、57 比60(     )。3、100 比92(    )。    4、45 比95(    )。5、红花有 32 朵,黄花有 35 朵,紫花有 90 朵。红花比黄(   ),紫花比红花(     )。4、解决问题。  1、有 50 个学生,2位老师。每人一瓶水,48 瓶够吗?一共人多少瓶水?2、小月和小军一共折了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反思

《比多少》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同时,学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初步学习用估算方法去体验比多少。在学生的参与下,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童话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折星星比赛,请学生估计小猴折了几颗星,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猴与小松鼠谁折的多,是多很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多一些”,反过来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少一些”,然后用小猫折的与小猴比,引出“多得多、少得多”。虽然后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于多少的程度区分不明确。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如果我把新授部分改一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小松鼠、小猫和小猴折的星星,谁多?并用“谁比谁多(少)”说完整句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错例及原因分析

知识梳理:本单元有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比多少”,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直观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多少的最基本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比长短、高矮”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引出“长短、高矮”的概念;使学生直观看到“长短、高矮”的含义,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长短、高矮的实质是一样的,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长度的比较叫做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做比把高矮。错例分析: 1、 在做此题时,学生会选择鸭子少。原因有些学生会根据以往经验:数量一样多的图片,头和尾一般对其,应该是同样多,在看公鸡的图片比小鸭子的图片密,就认为是小公鸡的数量多了。面对此题,应强调要去具体的数一数每种动物的多少,在比较多少。 2、比高矮。对于站在不同高度的小朋友比高矮时容易出错

知识与能力训练的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

1. 5 7 比值是5分之72. 11 3 比值是11分之33. 10:17 17:104. 180:3 比值是180分之3我不能说了,你要靠自己。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同步试题

《比多少》同步试题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芦 曦(初稿)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金 英(修改)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一、填一填(填“>”“<”或“=”)54 33 2 425 4 1 4 4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于“>”“<”和“=”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答案: >、=、<、<、>、=解析:这道题让学生用关系符号表示两个数间的大小或相等的关系。 二、看图填空 考查目的:通过这些练习综合考查学生数数、比大小及数学符号运用的能力。答案: 3 > 2 ,4 < 5 解析:在考查学生运用关系符号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能力。三、填一填5和3 2和3 4和1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三种关系符号的能力。答案:5 > 3 , 2 < 3 , 1 < 4, 3 < 5 , 3 > 2 , 4 > 1解析:通过3组比大小的算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两个数位置不同,所用的数学符号改变、但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