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我要变大读后感
1 《更少得更多》绘本 书名:《更少得更多》 作者:文/ 郝广才 图/ 何雷洛 译:无 标签:亲子 推荐人群:2-6岁 导读:两栋小小的房子里,分别住着两兄弟。哥哥忙着买名车、名表和名画,为了放置收藏品,他盖起一栋栋的大房子,但不管买得再多,房子盖得再大,他总是觉得不够....弟弟却不同,他的房子简陋且什么也没有,但是他的生活很悠闲.... 注:以下为试读内容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练习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小猪、小猴、小猫图片。星星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比一比,找生长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同桌比过高矮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出示的图片海绵宝宝。
师:来到商店,售货员小姐就先给我们介绍了红海绵宝宝,她想让我们猜一猜这里有几个?猜的越接近的就能得到星星奖励。
(若学生凭感觉胡乱猜,则引导学生先数出10个海绵宝宝,让学生了解到10个海绵宝宝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做第二次估计。)
小结:所以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问:大家还有别的方法来帮我们进行估计吗?
2、猜一猜
出示蓝色海绵宝宝和黄色海绵宝宝的图片。
师:现在
课题: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2、经历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方法。3、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等一年级数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