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三篇

【 #一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一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谁最小。   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数字娃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二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30字

1、猴子捞帽: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2、一元钱哪里去了: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   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与少的概念   师:同学们,回头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师:你能用多或少描述以下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生1:听课的教师比讲课的教师多。   生2:我班的同学比听课的老师少。   生3: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多。   生4:台上的桌子比台下的桌子少。   生5:我班的女孩比男生少,男孩比女孩多

一年级的啰嗦答题技巧

一年级的啰嗦答题技巧如下:一般答案会出现在主题中的关键词旁边。上下联系确定前面或后面的空单词,答案会出现在单词的前面或后面。一般在原文中都有明显准确的答案,所以你要善于利用原文来回答。知识拓展:数学小故事: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谁最小。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数字娃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传说古希腊的国王,想制一顶与泰尔的王冠一模一样的纯金王冠,便召见一位高明的首饰匠,向他说明了旨意,并如数让他称走了黄金。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首饰匠如期将王冠交来,外表金碧辉煌,确实与泰尔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黄金。国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许诺,给了首饰匠重重的奖励

数学一年级演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