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数学史"知识对改进数学教学有哪些积极意义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试分析数学教师学习数学史知识的意义

与其他知识部门相比,数学是门历史性或者说累积性很强的科学。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的理论,而且总是包容原先的理论。人们也常常把现代数学比喻成一株茂密的大树,它包含着并且正在继续生长出越来越多的分支。数学史不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忧郁、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对这种记录的了解可使我们从前人的探索与奋斗中汲取教益,获得鼓舞和增强信心。因此,可以说不了解数学史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数学科学。 (一)数学史知识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二)数学史知识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数学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四)数学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五)数学史知识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拼搏精神、理性精神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下面图①,图②是某校调查部分学生是否知道母亲生日情况的扇形和条形统计图:根据上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解:(1)∵30÷=90(名)∴本次调查了90名学生.∴知道的学生人数=90×=50(名) 不知道的学生人数=90×=10(名)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下:(2)∵2700×=1500(名),∴估计这所学校有1500名学生知道母亲的生日.(3)不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还较多,应教育学生关心自己的母亲.

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作问卷调查:用“A”表示“很满意“,“B”表示“满

(1)200人(2)见解析(3)50人 解:(1)由条形统计图知:C小组的频数为40,由扇形统计图知:C小组所占的百分比为20%,故调查的总人数为:40÷20%=200人;(2)B小组的人数为:200×50%=100人,(3)1000×(1﹣50%﹣25%﹣20%)=50人,故该校对教学感到不满意的人数有50人(1)根据C小组的频数和其所占的百分比求得总人数即可;(2)用调查的人数乘以B小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B组的频数;(3)用总人数乘以不满意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