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基础差应该怎么复习

一般来说,对于数学基础差的考研人来说,把握以下要点,对于考研数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一、学习方法解读在考研复习中,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考研数学来讲,选取一本好的资料才是最关键的。同样是学习数学,有人看了8本书却没有考到100分,那是因为他看的8本书没有覆盖所有考研知识点;其实,考研数学有600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平均有3.2种题型,而每种题型训练2-3道题左右就可以掌握该题型所对应的知识点。所以,考生只要做4000道高质量的题,80%以上的同学就可以拿到高分。至于学习时间,现在距离考研还有200多天的时间,其实平均每天拿出6.5小时复习就可以。数学只要保证900小时的复习时间就足够了,平均每天学习3小时左右。至于做题,正常条件下每题8分钟左右,每天练习10道题左右就可以了。现在学校课程比较多的同学要利用周末时间补充平时没有学完的学习内容。二、首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定理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考研数学一 一般考多少分啊?

考研数学一:高数(微积分) 占比56%,线性代数 占比22%,概率论数理统计 占比22%单选题 8个,共32分,填空题 6个,共24分,解答题(证明题)9个,94分;满分150分

考研数学早年真题有必要做吗

考研数学早年真题有必要做。建议至少做近20年的真题。数学与英语政治不同,后者时效性强,做十年前与现在的真题体验迥异。所有历年真题在复习阶段反复被做,大量习题集题目与真题雷同,耗费时间价值不大。历年真题侧重区分度,送分题、中档题与难题共存,对多数学生而言,大量时间在无效题上浪费。寻找适合自己水平的习题,适度挑战,效果更佳。具体策略如下:1. 做近10年真题。近十年真题最具价值,从近年开始,按年份递减做题。真题后需深度分析题型、考点,弄懂不会题,整体提升。2. 包括2018年至2003年真题。这些年的真题满分150分,题型相似,作为考前模拟最有效。

考研数学双数年难还是单数年难

考研数学的难易程度似乎与考试年份有关。通常情况下,双数年的数学试卷被认为是较难的,而单数年则相对容易。这一观点源自于考研数学的考试模式,每年的数学考试会交替在奇数年和偶数年之间进行。在奇数年,数学考试的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点更为深入,考察范围广泛,问题设计的综合性更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偶数年考试的难度较低,知识点基础,考察范围集中,问题设计的综合性相对较小。然而,这只是一般规律,并非所有学科都适用。不同学科的考试规律可能与考研数学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考研数学的考试规律相对明显,关于双数年难、单数年易的说法在考生群体中广为流传。尽管如此,对于具体的考试难度,考生的备考策略和心态也同样重要。无论是在双数年还是单数年,都需要充分准备,系统复习,注重基础,提高解题能力。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时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都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对于考研数学来说,双数年难、单数年易的说法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绝对的定论

考研数学什么时候开始做 套题

这个开始学习就可以了真题一般做三遍,十年真题就差不多了,时间充裕可以做其他年份的,题不在于多在于精,而且要自己多总结分析;一般第一轮复习完所有课本后做第一遍,记得用铅笔写,这个时候有些题不会做但没关系,第一遍是熟悉考研题型和常考知识点,这样暑假的第二轮复习就有专攻重点和难点,

考研数学什么资料好

问题一:考研数学一,用什么资料好 数学一:第一轮复习:教材为主,《高等数学同济六版》,《线性代数同济五版》,《概率论浙大四版》,配套的习题答案。李永乐的现代讲义,王式安的概率讲义可以参考。第二轮复习:全书为主,《2016年李永乐复习全书》。如果时间充裕《660题》值得做一做。第三轮复习:全书第二遍。第四轮复习:各种模拟题,历年真题(我觉得最好做一做,且不止一遍)。问题二:考研数学用什么资料好? 您好,占主导地位的复习全书有李永乐复习全书和陈文灯复习指南,前者注重基础,难度相对低点,适用于数学基础较薄弱点的人,后者难度大些,适用于数学基础较好,想有更高提升的人,如果有能力有时间,也可两本皆看,各取其精华。基础阶段复习用的习题集首推《数学基础过关660题》,对夯实基础,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大有用处,建议不要太晚做,复习一遍全书做最好,既可以检验一轮复习效果又可以指导二轮复习。后期用到的自然是真题解析了,李永乐编的最受推崇,可以用模拟自测和检验,武钟祥的含盖的年数较多,较早研究真题的话可选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