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多少大班数学教案
比较多少大班数学教案如下: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2、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2、集体活动。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3、分组活动。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幼儿园大班比较多少的教案
比多少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习,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一.课程设计意图:
幼儿数学活动的价值更凸显在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利用或直接在生活中借助可操作性材料提高数学能力的运用和提升,进而促成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认识数字10-20,知道10以上物体的进位计数方法和读法,进一步理解数字代表的基、序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尝试按群计数。
2.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字不同的作用意义,乐意探索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意义。
3.在数列中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4.能够进行自然测量,发现物体存在的差异
大班数学比多少的题
问题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较多少的练习题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设计比较多少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量的概念。例如,可以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如苹果的数量,让孩子们直观地学习比较大小。问题二:学前班数学题比较粗细、大小、多少在设计学前班数学题时,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粗细、大小和多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问孩子们:“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有趣,能够引导孩子们进行数学思考。问题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数数有多少的教案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数数是一项基本技能。教案应该设计得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例如,可以通过手指游戏和实物计数的方式,让孩子们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7的数字,并能够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问题四:幼儿园大班数学题12减9的结果是多少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是重要的。题目“12减9的结果是多少”可以帮助孩子们练习减法运算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
选择适合孩子的幼儿园不仅要考虑教育环境和教师素质,还需要关注日常的生活细节,如床上用品的选择。您是否想了解如何挑选最适合孩子们的床上用品呢?我们的幼儿园家纺官网提供了健康无污染的产品选择,欢迎点击了解更多。https://www.87dh.com/jd2/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