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关于比较多少的应用题的解决办法?
算出来比较位数多少,如,1234和123比较,因为1234有4位,而123有3位,所以1234>123位数相同,看头大还是小,如,123和456,位数相同,比较头,因为1<4,所以123<456
数学《比较多少》活动反思
数学《比较多少》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目标在于让幼儿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能够正确的比较出物体的多少。 活动前准备充分,不但有多样的教具还给幼儿准备多种操作材料方便幼儿进行操作、掌握。结合教师的教,幼儿的学习,教师的策略等方面对活动进行了剖析与反思。 一、语言精练,符合幼儿的思维。 活动开始,教师用小鸡排队吃虫子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看看小鸡和虫子一样多吗?(一一对应摆放教具)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的说出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孩子们只能回答出这个是两条,这个是三条。接着教师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论性的小结似乎不能让孩子们理解,于是转换了语言的描述,用“小猫吃鱼”的游戏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理解一一对应,只有一条小鱼没被小猫吃掉,所以第二排的小鱼比第一排的小鱼多。 二、操作材料应有效为目标服务。 为进一步使幼儿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活动前准备了多种材料:雪花片、萝卜、积木等多种材料摆放在桌上,由于材料过于杂,反而影响了操作活动的有序性,让幼儿无从下手,物品较多幼儿摆放起来不方便,注意力集中在材料的取放问题上
比较多少的数学题
比较多少的数学题如下:1、动物园里有44只小猴,大猴比小猴少18只。有多少只大猴?2、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只,折的纸船比纸鹤少19只。折纸船多少只?3、有32只鸡,鸡比鸭多10只。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一、数学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从数学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二、学数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开始学习数学之前,需要先掌握基本的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学等知识
幼儿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说课稿
活动目标:让幼儿发现物品的粗细差异,并建立初步的相对概念。活动准备:1. 选择粗细不同的大树供幼儿观察。2. 准备粗细特征明显的实物或玩具材料,例如:筷子、易拉罐、吸管、螺丝、牙签等。3. 准备具有粗细对应关系的物品,例如:手电与电池、螺丝与螺母等。活动过程:一、感知物体的粗细,引入粗细概念。1. 户外游戏:“找大树”,并为大树起名字。2. 教师提问:在户外和大树玩游戏时,你们发现了什么?抱大树时有什么不同感觉?3. 小结:因为大树有的粗有的细,我们可以抱住的大树比较细,抱不住的大树比较粗。二、巩固对粗细的认识,学习用比较方法区分粗细。1. 游戏:“找一找”。教师说出身体部位,幼儿用手触摸并找出,如:腰、脖子、大腿、胳膊、手腕等。2. 游戏:“比一比”。教师描述身体部位特征,幼儿找出相反特征的部位,例如:教师说“腰粗”,幼儿回答“脖子细”;教师问:“比手腕细的是什么部位?”幼儿找出答案。三、引导幼儿发现粗细的相对性
小班数学《比较多少》
小班数学《比较多少》: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一一 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蚍较多少。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活动准备一列火车、小动物图片、小猫3、小狗3、小鸡4、兔子4、萝卜5、毛虫5、骨头5、鱼4。活动过程一、出际火车坐的小动物,引出课题。有许多小动物乘坐火车到玩,看有哪些小动物呢?边看边说边贴出小动物。兔小狗、小猫、小鸡。出示动物,感知数量的多少。今天它们玩得可高兴了,它们玩累了,想吃东西了。二、出示图片1、小兔有几只?喜欢吃什么呢?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比出多少)2、小狗有几只?喜欢吃什么呢?(集体)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操作,比较小动物多还是对应的食物多?3、同样的方法比出小猫小鸡对应食物的多少。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一个对一个)4、小动物玩好了吃饱了,要乘火车回家了,一种动物一节车厢比出车厢多一节。三、游戏兔跳跳找食物,幼儿分两组,一组兔子一组萝卜,萝卜比兔子多,一一对应比出多少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