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题谁多谁少的问题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的应用题:1、兔子玩具20元,乌龟玩具比兔子玩具便宜(少)2元,乌龟玩具多少钱?20-2=18(元)2、长颈鹿玩具20元,老虎玩具比长颈鹿玩具贵6元,老虎玩具多少钱?20+6=26(元)3、乌龟玩具14元,熊猫玩具比乌龟玩具贵(多)5元,乌龟玩具多少钱?14+5=19(元)4、小雪做了12朵花,小花比小雪多做9朵,小花做了几朵?12+9=21(朵)5、小美做了24朵花,小丽比小美少做6朵,小丽做了几朵?24-6=18(朵)6、李爷爷养了 30只鸡,鸭比鸡多12只,鸭有几只?30+12=42(只)7、李爷爷养了 43只鸭,鹅比鸭少20只,鹅有几只?43-20=23(只)8、白猫钓15条鱼,黑猫比白猫多钓5条,黑猫钓了几条鱼?15+5=20(条)9、黄猫钓了30条鱼,白猫比黄猫少钓10条,白猫钓了几条鱼?30-10=20(条)

小学数学比与比例典型应用题详析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一、判断。 1.某班男生有8人,女生有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0.8。( ) 2.甲、乙二人同时走同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钟,乙走完需30分钟,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 )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面积之比是4∶9。( ) 二、选择题 1、固定电话先收座机费24元,以后按一定标准时间加收通话费,则每月应交电话费与通话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三、解答应用题。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

比的应用题怎么做

解决比的应用题需要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首先,理解比的概念:比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在比的应用题中,通常会给出两个量之间的比,比如速度、距离、时间等。识别问题中的比:在题目中找出比,确定哪个是“比的前项”,哪个是“比的后项”,以及它们的比值。其次,将比转化为比例或分数:根据比的性质,可以将比转化为比例或分数。比如,如果速度是3:4,可以表示为3/4或3:4的比例。接着,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题目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如果要求两个量的和或差,可以直接用比例或分数进行计算;如果要求两个量的乘积或商,同样可以使用比例或分数进行计算。最后,计算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结果。比的应用题的意义在于通过比较不同量之间的关系,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比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速度、距离、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中,可以用来计算时间、路程等;在商业领域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销量等来制定营销策略

怎样解答应用题中的比例问题?

数学比例计算的基本概念包括:1. 比例关系:当两个量保持恒定的比率时,它们构成比例关系。例如,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另一个人的两倍,他们之间的体重比例是2:1。2. 百分比:百分比是表示比例的一种方式,通过将数值除以总数然后乘以100%得到。比如,如果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0名是女生,女生所占的百分比是(20/40)×100% = 50%。3. 分数:分数同样表达比例,由分子和分母组成。例如,3/6可以简化为1/2,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是1:2。4. 小数与百分数:小数表达比例时由整数和小数部分构成。例如,0.25表示四分之一,即1/4。而0.75则表示四分之三,即3/4。解决数学比例应用题的策略包括:1. 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确保把握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注意提取关键信息,如已知的比例关系、已知量和未知量。2. 识别比例关系:根据题目信息,识别出比例关系,这通常以两个量的比值或分数形式出现

怎样解答应用题中的比例问题?

数学比例计算公式如下:1、比例关系:如果两个量的比率始终保持不变,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比例关系。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是另一个人的两倍,那么他们之间的身高比例就是2:1。2、百分比:百分比是一种表示比例的方式,它将一个数除以总数并乘以100%。例如,如果某个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15个学生是女生,那么女生所占的百分比就是(15/30)×100%=50%。3、分数:分数是一种表示比例的方式,它由分子和分母组成。例如,2/4可以简化为1/2,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例为1:2。4、小数和百分数:小数是一种表示比例的方式,它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例如,0.5表示一半,即1/2。同样地,0.75表示四分之三,即3/4。在解决数学比例应用题时的技巧1、读懂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注意提取关键信息,包括已知的比例关系、已知量以及需要求解的未知量。2、确定比例关系: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确定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