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关于反函数

深入解析:双射与反函数的本质在高等数学的领域里,反函数是函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建立在双射映射的基础之上。首先,让我们明确反函数的定义:当一个数集 Y 上的双射映射 f: D → Y 对于集合 D 中的每一个元素 x,都有且仅有一个 y 与之对应,使得 f(x) = y。这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就构成了 f 的反函数 f^(-1),记为 y = f^(-1)(x)。关键在于,反函数的存在要求原函数 f 是双射,意味着它既是一对一(单射),也是多对一(满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更关注的是双射,因为它确保了每个输入 x 只对应一个输出 y。定义域 D 和值域 Y 在反函数中会互换,即原函数 f 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反之亦然。从几何角度,原函数与反函数的曲线关于直线 y = x 对称,这反映在关系式 f(f^(-1)(x)) = x 和 f^(-1)(f(y)) = y 中,它们共同构成了恒等映射

高等数学,将函数f(x)=cosx展开成(x-1)的幂级数,并求展开式成立的区间,先谢谢了。

根据对数换底公式lgx=lnx/ln10常用展开式ln(1+x)=∑(1,∞)[(-1)^n-1·x^n]/n成立区间(-1,1]lgx=lnx/ln10=ln[1+(x-1)]/ln10用(x-1)替换上面常用展开式中的x即可得到结果成立区间-1<x-1≤1即(0,2]

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公式?

90°的奇数倍+α的三角函数,其绝对值与α三角函数的绝对值互为余函数。90°的偶数倍+α的三角函数与α的三角函数绝对值相同。也就是“奇余偶同,奇变偶不变”   定号法则   将α看做锐角(注意是“看做”),按所得的角的象限,取三角函数的符号。也就是“象限定号,符号看象限”。(或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   在Kπ/2中如果K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若为奇数时函数名变为相反的函数名。正负号看原函数中α所在象限的正负号。关于正负号有可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即第一象限全部为正,第二象限角正弦为正,第三为正切、余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还可简记为:sin上cos右tan对角,即sin的正值都在x轴上方,cos的正值都在y轴右方,tan的正值斜着。   比如:90°+α。定名:90°是90°的奇数倍,所以应取余函数;定号:将α看做锐角,那么90°+α是第二象限角,第二象限角的正弦为正,余弦为负

有关高等数学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f(x)中的1/x是无穷大量,但cos(1/x)是一个在[-1,1]变换的函数,当cos(1/x)=0时f(x)=0,当cos(1/x)=1时f(x)=1/x,当x趋近0时是一个变大的量,因此f(x)是一个在正负无穷之间不断变化的函数,且不断过0点;第二个问题:在极限的广义定义中极限可以是无穷大,但是在狭义定义当中,当极限为无穷时便称极限不存在,一般在高中的时候便是按照狭义定义的;第三个问题:无穷小量趋近负无穷;第四个问题:x不等于0时,上下同乘(1+bx)½+1,分子变为bx,约分后去掉x,f(x)=b/((1+bx)½+1),代入x=0,b=6;第五个问题:极限的定义决定了在某一点的极限由该点附近的函数决定,与该点函数值无关。当f(x)为连续函数时,该点极限才与该点极限相等,这也是连续函数的定义。(连续函数顾名思义就是连续的函数,图像上是连在一起的,恩,通俗解释~)

高等数学求极限,高数题

(1)i=0,似乎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当t->+∞时候,e^p1t和e^p2t极限都是0,两者的和不属于未定式,和的极限也是0。因此简单得证。(2)P2e^p1t-p1e^p2t不属于未定式,极限是零,那么u的极限应该是U0/(p2-p1)。复杂地考虑一下:u的极限,首先u0是什么?是当t=0时候,u的取值吗?如是这样u0=±(p2-p1)/(p2-p1-1))。u从表达式上看,不是一个未定式,分母不为零,如果极限为零,那么分子一定为零,把u0和P2e^p1t-p1e^p2t前的±提出来,那么应得到P2e^p1t-p1e^p2t=-(p2-p1)/(p2-p1-1),再习惯性用泰勒级数把左边展开。看了半天,也不是等号。非常希望楼主,详细的说一下这个问题,感觉是有物理背景的,limu=0,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