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画图
关于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画图如下:1、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2、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3、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扩展资料:1、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低处的物体。3、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4、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学用具: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小朋友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2、学生讲故事。有一天森林里发了一次大水,把小兔的家冲走了,小兔非常伤心,小猪知道后叫了很多小伙伴一起帮忙,决定给小兔盖个新房子。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
《比多少》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一年级下册比多少的数学题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比大小的数学题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选择正确的符号进行表达。以下是一些例子:比一比:3 5 (用“<”或“>”填空) 答案:3 < 5比一比:9 9 (用“<”或“>”填空) 答案:9 = 9比一比:7 4 (用“<”或“>”填空) 答案:7 > 4比一比:2 6 (用“<”或“>”填空) 答案:2 < 6通过这些练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值大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符号进行表达。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除了比大小的数学题,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还包括了其他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例如加减法、时间、长度和形状等。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总之,一年级下册比大小的数学题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小学数学第一册19页第八题什么意思
玩的时候5个手指比 2个手指多 2个石头和2个石头一样多5>2 2=2你看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