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 一站式 学生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围绕党建引领、思想领航,护航成长、素质锻造等方面用力用心用情用功,着力打造富有农林特色的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新模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组织建设,在党建引领上用力。

一是贯通组织链条。将 一站式 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列入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守正创新 八大工程 重点推进项目,建立 学校党委 学院党委 学生社区党支部 楼层党小组 四级组织构成的工作链条。将校部机关党支部、二级学院党组织嵌入社区,选派机关党员干部担任楼栋长、学生党员担任楼层长,在各楼栋楼层设立社区党支部、团总支、团支部,推动实现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全覆盖。二是落实 一线规则 。校领导带头深入学生社区,面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困难。班主任、导师、专任教师常态化进社区开展思想交流、学业帮扶等,全体辅导员入驻社区办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目前,各社区常驻班主任、导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达1000余人。三是发挥示范效应。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好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辐射带动社区工作提质增效,相关团体获 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等荣誉。

加强教育引导,在培根铸魂上用情。

一是以名师宣讲,筑牢思想根基。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等深入社区,为学生上 思政大课 ,专题讲授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方针和实践成就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以交流研学,赓续精神血脉。定期举办 读书社 学习、 思想者 沙龙等活动,上线 辅导员讲党史 青年学子讲家乡史 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马学员说 等系列微视频,积极发挥朋辈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举办 校史中的红色记忆 社区节,大力宣传和弘扬英烈校友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三是以舞台演绎,树牢家国情怀。围绕***总书记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中提到的学校菌草技术,组织社区师生创作时代报告剧《点草成金》,生动讲述让一棵小草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 幸福草 的故事。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老前辈归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创作原创话剧《深爱》等一系列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

加强服务保障,在护航成长上用心。

一是关注健康发展。选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驻点社区,常态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等,积极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与福州市相关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入校会诊机制,畅通转介渠道。 二是关注意见诉求。坚持 以生为本 理念,打造线上 意见受理大厅 和线下社区 综合服务大厅 两个平台 ,建立 机关干部楼栋长 社区辅导员教师 以及 小易帮帮团 志愿者 三支队伍 ,努力实现 解决一个诉求,发现一类问题,总结一次经验,推动一次提升 的 四个一目标 。探索构建 分类处理 精准对接 限时办理 及时反馈 总结提升 的 五步工作法 ,实现对学生急难愁盼问题的快速定位、专人负责与有效解决,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关注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社区有效空间,打造党团工作站、心理放松屋、有氧健身房等功能场所,进一步丰富学生社区生活。不断整合、优化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将学生日常所需办理的业务由师生综合服务大楼延伸至各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做到 一窗集成 一键办理 ,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营造文化环境,在素质锻造上用功。

一是培育自主自立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依托社区社团和相关企业,指导学生与企业在社区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助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自主举办社区文化节等活动,推动传统 被动式 受教向 主动式 自我教育转变,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二是推动传统文化赋能。组建社区 福 文化研习社,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中国传统佳节体验等活动,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面向留学生群体,举办 世界青年中国说 雅言经典 诗词吟诵大赛等活动,让留学生在融入社区文化过程中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福建文化。三是用好校本育人资源。打造富有农林专业特色的 耕读文化节 蜜蜂文化节 等线上线下育人矩阵,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增强专业认同,自觉涵养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的情怀,践行强农兴农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