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云花云战太平
1、元末,群雄并起,朱元璋自濠州起兵,短短六年,已攻占江淮大片土地,当涂亦在其控制之下。许瑷为知府,花云为枢密使,王鼎为院判。突然,东梁山下传来急促马蹄声,两匹快马飞驰向当涂城内,哨营内弹起一片烟尘。陈友谅的舟师自安庆沿江直下,进犯当涂,城内顿时陷入混乱,民不聊生。
2、知府许瑷连夜召集文武官吏商议对策,而花云,作为朱元璋麾下的一员骁将,深知当涂是南京的屏障,一进一退关系重大。但城内兵丁不足三千,粮食仅百石,与敌军相比力量悬殊,朱元璋的大军远在扬子江江左,难以解救。花云坚定地告诉众人,只有拼死一战,方能保住城池。
3、准备工作迅速就绪,城墙加固,护城河拓宽,东西彩虹桥拆除。花云披甲戴盔,日夜守卫柴巷口城门。次日清晨,西南方向传来金鼓之声,花云登上城楼,只见陈友谅数十艘战舰向当涂逼近。攻城战从上午持续到傍晚,花云清点死伤,发现近千。他立即派人堵上城墙缺口,点燃火把,防止敌兵夜间偷袭。
4、攻城战三日,双方伤亡惨重。陈友谅水师却愈发增强,而城中守军粮尽弹绝。恰逢黄梅季节,长江上游暴雨连绵,江水猛涨,城墙矮了几尺。陈友谅发现新招,将战船排列,兵丁在船尾堆石头,使船头与城墙齐平,亲自擂鼓助威,驱使兵丁攀缘而上。花云与守军奋战多日,最终城门被破。
5、花云奋力冲杀,因众寡悬殊而被俘。陈友谅劝其投降,花云破口大骂,用力挣断绳索,连砍数人。陈友谅大惊失色,兵丁蜂拥而上,将花云再次捆绑,射死。花云临死犹骂,壮烈至极。城破时,花云夫人郜氏将三岁之子花炜托付给侍女孙氏,投河自尽。孙氏将花夫人葬好,带着花炜逃出城外。
6、朱元璋挥师西进,收复太平。孙氏带着花炜找到大营,朱元璋感动至极,盛赞花云英勇壮烈,并收抚遗孤。花炜十五年后被委任为太平知府。
7、当涂民众怀念花云将军的功绩与忠烈,修建忠烈祠,编唱花将军歌,流传民间。
8、花云(1321~1360),怀远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1353年投奔朱元璋,从此为朱元璋作战,所战皆克。后城陷被杀,终年39岁。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