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比几是几年级学的

一年级学的,比如:2比1大,3比4小。小于号是数学中不等式运算符号的一种。是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在自己的《使用分析学》(Artis Analyticae Praxis)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和“>”符号,但是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后1631年才发表。发展: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 ,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别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据哥德巴赫于1734 年1月写给欧拉的一封信所述,现今通用之≥和≤符号为一法国人P.布盖(1698-1758) 所首先采用,然后逐渐流行。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一年级数学下 什么比什么多的问题

这问题是两个数相比较。如:6和3的数相比。确良要让孩子知道谁大,谁小。孩子的答案是6大,3小。比时看你是把大数放在前还是放在后。如:6在前。就是6比3大多少。就是大的数在前比,对大多少? 小数3在前,就是3比6小多少。就是小的数在前,对小多少?总之:两个不同的数相比。大多少和小多少是用减法。这样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

一年级下册比多少的数学题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比大小的数学题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选择正确的符号进行表达。以下是一些例子:比一比:3 5 (用“<”或“>”填空) 答案:3 < 5比一比:9 9 (用“<”或“>”填空) 答案:9 = 9比一比:7 4 (用“<”或“>”填空) 答案:7 > 4比一比:2 6 (用“<”或“>”填空) 答案:2 < 6通过这些练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值大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符号进行表达。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除了比大小的数学题,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还包括了其他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例如加减法、时间、长度和形状等。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总之,一年级下册比大小的数学题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小文比小武大5岁,小伟比小武小5岁,那么小文和小伟谁的年龄大?大几

小文比小伟大,大10岁。根据题目可知:小文的年龄=小武的年龄+5,小文的年龄大。小伟的年龄=小武的年龄-5,小武的年龄大。三者的年龄大小关系是:小文>小武>小伟。所以,小文比小伟大多少岁:=小文的年龄-小伟的年龄=小武的年龄+5-(小武的年龄-5)=小武的年龄+5-小武的年龄+5=10(岁)所以:小文比小伟大十岁。扩展资料解答此类题型,要理解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理清已知条件的关系,再思考如何从已知条件中,推导出想要求解的答案。也可以从想要求解的答案,逆向推导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得出这个条件,再形成解答的思路。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扫码下载***搜索答疑一搜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