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二课时比多少
一年级数学第二课时比多少如下:《比多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难点: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并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书本上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图中的故事,引出比较。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1、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 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与少的概念 师:同学们,回头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师:你能用多或少描述以下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生1:听课的教师比讲课的教师多。 生2:我班的同学比听课的老师少。 生3: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多。 生4:台上的桌子比台下的桌子少。 生5:我班的女孩比男生少,男孩比女孩多
一年级下册数学要认的字
一:上 下 前 后 左 右 中二:加法,减法,和,差三:比一比,填一填、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连一连,涂一涂,划一划,做一做,读一读,写一写,猜一猜,说一说,填空、计算,对、错,看图列式,解决问题,四:比,多少,同样,相等,等于,原来,现在,发现,方法,得,以内,一共,还剩,余下,至少,只能,可以,信息,最,还,把,的,有,在,从,往,到,里面,边,来,去,看,第,几,过,每,又,或,都,走,想,什么,怎样,写作,读作,按,顺序,给,合起来,相加,意思,个位,十位,之间,中间,星期,时针,分针,时间,时钟,一点儿,进位,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排列,合适,拼成,需要。
一年级数学看图列式:左边两只鸭一只鸡,右边三只鸭三只鸡。列四道算式怎么列?
列四道算式:1.一共有多少只鸡1+3=42.一共有多少只鸭2+3=53.鸡鸭一共有多少只1+2+3+3=94.鸭比鸡多多少只3+2-1-3=15.左边鸡鸭共有多少2+1=36.右边鸡鸭共有多少3+3=67.右边鸡鸭比左边鸡鸭多多少只3+3-2-1=3
一年级语文看图写数字是写数学数字吗
是的。一年级学生在语文课上,会通过观察图画来学习认识数字。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数学数字来表示,比如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数字一,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数字的形状和意义。相比使用汉字来表达数字,使用数学数字更简单明了,不要额外的思考和转换,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字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