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微课帮老师叫什么名字
“微课”是黎加厚教授根据国外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及任务,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录制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10分钟左右的视频,可以录制屏幕的PPT演示过程加上配音讲解,也可以是在白纸或者黑板上书写加上讲解过程。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某一个时间进行观看并思考,回到课堂后对一些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提问,再组织讨论,探究解决,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适当地点拨引导,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强化对新知理解。数学学习技巧学数学最忌讳的一点就是,只有一种解题学习思路,尤其是在如今多变的考试方式前提下,这样单一的学习思维很难应对高强度的高中学习生活。根据不同的出题角度,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题思路,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正反推导的解题思路,比如说针对同样一道题,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就要多看、多学、多背,学会从平时多积淀。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微课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微课?越来越多的新型 教学 方法 被引入初中教学课堂,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 教育 手段,其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微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微课 课前预习 培养初中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前教师将新课程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对新课程主要内容和总体脉络进行了解和把握,这样课堂效率会更高。 比如:进行菱形相关性质的教学,教师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菱形的四边有着什么特点;它的两条对角线是什么关系,对角线与对角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在布置了这样的预习内容之后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针对性,那些知识点不懂,那些知识点自己可以理解,都要进行笔录,教师在课上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针对学生整体上的知识弱点进行着重讲解,最终将菱形的兴致与平行系变形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平均数问题》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平均数学习的必要性,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我校一年一次的阳光体育节开始了,现在正进行的是1分钟投篮男女对抗赛。想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课件播放:第一轮男女对抗赛投篮画面,并出示第一轮投篮情况统计表。女生队 男生队丽丽 3 亮亮 6佳佳 5 田田 3萱萱 4 丁丁 5文文 2 强强 2总数 14 总数 16师小结:通过比较总数知道:第一轮比赛男生队获胜。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师:想再接着看看第二轮比赛吗?现在我要求加入女生队进行第二轮比赛,并出示第二轮投篮情况统计表。女生队 男生队丽丽 4 亮亮 7佳佳 7 田田 3萱萱 5 丁丁 5文文 4 强强 9范老师 5 总数 25 总数 24想一想: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让学生找出一个公平的比较办法
洋葱数学微课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洋葱数学微课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设计及执教者:保山070聂甜甜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17、18页。 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从教材的纵向联系来看,学生已学过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时的教学,首先,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加法的简便方法打好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打下基础。其次,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文字表述形式和字母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我班四年级的学生对加法的知识点掌握较好,疫情假期间本省不实行网课直播教学,只是进行布置简单的预习,因此我在假期间已发至家长群,让孩子进行了初步的预习
二年级数学下微课教案课件
二年级数学下微课教案课件4篇 二年级数学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名二年级数学老师,不妨在课前写一篇二年级数学教案,它对你的工作有许多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二年级数学下微课教案课件”,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二年级数学下微课教案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