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昙花和优昙花是一种吗

昙花和优昙花不是一种,昙花是我们常常听说过的花卉,而优昙花却并不像玫瑰、菊花那样的常见,很多人也根本没有听说过,即使这样也不能掩盖它自身的美丽和芳香。

优昙花又名山玉兰,是木兰科落叶乔木,叶革质椭圆形或者圆形,花朵大而白,其气味如同寺庙里的檀香味。因此在我国也把优昙花作为一种祥瑞灵异之物。优昙花在云南十分的常见,昆明的昙华寺就是因为优昙花而得名的。

优昙花分布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等地,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12米左右。优昙花的树皮灰黑色或者黑色,开裂、粗糙。叶厚革质,卵形或者卵状长圆形。花芳香,杯状,花期在4—6月,果期在8—10月。优昙花喜欢生长在海拔高的石灰岩山地阔叶林中或者沟边较潮湿的坡地。夏日优昙花喜欢凉爽,冬季喜欢温暖气候。

昙花(学名:Epiphyllum oxypetalum(DC.)Haw):附生肉质灌木,高2-6米,老茎圆柱状,木质化。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老株分枝产生气根。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长25-30厘米,直径10-12厘米;花托绿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鳞片;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厘米,宽3-4.5厘米,边缘全缘或啮蚀状。浆果长球形,具纵棱脊,无毛,紫红色。种子多数,卵状肾形,亮黑色,具皱纹,无毛。

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世界各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各省区常见栽培。

二、优昙婆罗花佛教中的优昙花

1、优昙婆罗花在佛教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源自梵语的 u?umbara,被译为灵瑞花、空起花。佛经中提到,优昙婆罗花的出现极为罕见,如同佛陀的出世,如《妙法莲华经》中的描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CBETA, T09, no. 262, p. 60, a29)。

2、《佛般泥洹经》进一步解释,优昙婆罗花象征着佛陀的涅槃后,将有新的佛出现,如“阎浮提内有尊树王,名优昙钵,有实无华”,只有当它开金花时,才预示佛陀降世。然而,流传的“优昙婆罗花”图片往往与实际的树花不符,实际上是昆虫草蛉的卵,而非真正的花。

3、在佛经中,优昙婆罗树与六位原始佛祖的故事相连,例如拘那含佛在优昙婆罗树下成佛,这棵树的花枝呈圆柱形,新枝扁平,绿色,且生于叶状枝边缘。真正的优昙婆罗花在夜里盛开,香气浓郁,但只开一现,清晨即凋谢,与那些被误传的“优昙婆罗花”截然不同。

4、总之,优昙婆罗花在佛教中象征着难得的佛缘和佛法的稀有性,它并非无根无叶的虚构之花,而是一种与特定树木和宗教仪式紧密相连的神圣花卉。

5、优昙婆罗花,在佛经又有不少译名,例如:优昙钵罗、优昙波罗、优昙跋罗、优昙婆逻、乌昙婆罗、乌昙萝,或称优昙钵、优昙、乌昙。在佛经中,通常提到优昙婆罗花大多是在形容极难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极难遇到优昙婆罗花一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