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不朽指的是
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具体提出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叔
孙豹。他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立功、立言”,即树立圣人之德、建立盖世功业、留下不朽言论。
这三者经久不废,故称为“三不朽”。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树立圣人之德。指的是树立圣人的道德典范,即具备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立德是三不朽的最高境界,需要个人内在的修养和修炼,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
在儒家思想中,立德被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建立盖世功业。指的是在事业上建立伟大的功勋,对社会作出卓越的贡献。立功需要具备远大的理想、卓越的能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都以立功为人生目标,他们的功绩不仅是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留下不朽言论。指的是通过著书立说、诗歌文章等方式,留下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言论和作品。立言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洞察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人类思想的深层次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立言被视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文人墨客都以立言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1、提供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在古代社会中,“三不朽”思想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激励着人们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事业成就和文化价值。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不朽”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和文化巨人都以“三不朽”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奋进。
二、什么是“三不朽”
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就何为"死而不朽"展开讨论时,叔孙豹对不朽提出的看法。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1、孔老夫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和学说一直影响着几千年的统治者和文人学子。“孔圣人”、“大成至圣先师”是定了性的。
2、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哲学家、思想家。思想上,王阳明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华,独创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
3、曾国藩则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